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黛力新及文拉法辛治疗焦虑抑郁症伴发神经症性头晕的疗效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1269次

    [摘要]目的:观察黛力新及文拉法辛药物治疗焦虑抑郁症伴发的神经症性头晕的疗效。方法:以神经症性头晕为主诉的焦虑抑郁症患者100例,观察组给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两组总观察疗程均为12周。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并结合症状评估评定疗效。结果:黛力新组治疗12周后头晕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6%、28%和80%,好于文拉法辛组的30%、22%和66%,两组的轻度缓解率则无明显差别。治疗早期黛力新组 HAMA得分与同文拉法辛组无明显差异,其余时间点后者HAMA 及HAMD评分均好于前者。结论:黛力新治疗神经症性头晕起效快、效果好,但其治疗以头晕为主诉的焦虑抑郁障碍的总体效果比文拉法辛弱。

    [关键词]头晕;焦虑;抑郁;黛力新;文拉法辛

    焦虑抑郁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为特点,这一类患者除表现有情绪异常外,还常伴有头痛、头昏、乏力、胸闷等神经症性症状,根据主诉症状不同患者在综合性医院多会至各内科专科就诊,其中神经症性头晕为神经内科门诊的常见主诉之一,常表现为非眩晕样头部昏沉感,临床上往往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有一定疗效但起效较慢,这对患者后续治疗的依从性是一个考验,而黛力新或文拉法辛等类型的药物对躯体形式症状有较好效果,可以早期缓解头晕等主诉症状,给予患者继续长期治疗的信心,从而提高此病的根治率[1]。本文重点比较黛力新及文拉法辛对缓解神经症性头晕及其所伴的焦虑抑郁症的疗效,探讨各自的优缺点,旨在为相应的临床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8~45岁之间门诊患者100例,均以明显的头部昏沉感为主诉,已明显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排除了其他常见的头晕诱因,诊断为神经症性头晕,同时符合HAMA评分≥16分,HAMD评分≥20分。随机分为黛力新组和文拉法辛组各50例。

    1.2 治疗方法:两组分服黛力新及文拉法辛,起始剂量分别为 1片/d、75 mg/ d,根据病情和耐受性可分别增量至 2片/d、150~225 mg/d,总疗程12周。

    1.3 检测项目及疗效评定:根据头晕主症程度分级。0级:头晕全部消失;1级:经提示后仍感有头晕存在;2级:有比较明显的头晕,但日常生活、工作不受影响;3级:头晕明显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痊愈:头晕症状全部消失;显效:原有症状改善2级以上;轻度缓解:原有症状改善1级;无效:症状无改善。有效率=(痊愈+显效+轻度缓解)/总例数×100%。HAMA、HAM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末、4周末、8周末、12周末各评定1次。

    1.4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2周后两组头晕症状缓解疗效的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均有明显效果,而黛力新组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好。

    2.2 治疗前后两组HAMA的比较:见表2,治疗前两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 周后两组的焦虑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但无组间显著差异;其后的4周、8周、12周则文拉法辛组疗效更好。

    2.3 治疗前后两组HAMD的比较:见表3,两组治疗前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2周、4周、8周、12周后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文拉法辛组改善抑郁的效果好于黛力新组。

    表1两组头晕治疗12周后缓解疗效对比[例(%)]

    组别例数临床痊愈显效轻度缓解无效总有效率(%)黛力新组5018(36)14(28)8(16)10(20)80文拉法辛组5014(28)①11(22)①8(16)②17(34)66①注:与黛力新组比较,①P<005,②P>005

    表2两组HAMA治疗前后均值比较(x±s)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黛力新组192 ±698159±514①97 ±46①89 ±392①79 ±321①文拉法辛组198 ±671③162±432①③73 ±416①②65±363①②61 ±337①②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黛力新组比较,②P<001,③P>005

    表3两组 HAMD治疗前后均值比较(x±s)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黛力新组239 ±5961947 ±538①133 ±569①115 ±49①108 ±451①文拉法辛组236±583③1693±494①②89 ±526①②66 ±429①②65±382①②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黛力新组比较,②P<001,③P>005

    3 讨论

    一般认为焦虑抑郁症是由大脑中5-羟色胺 (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 ( NE)等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间的浓度相对或绝对不足造成。抗焦虑抑郁药就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对上述神经递质的再摄取,使得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浓度增加而发挥作用[2]。黛力新一种治疗神经症的复合制剂,含有小剂量的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两种成份协同作用,可使突触间隙多巴胺的含量增加,并抑制神经突触前膜对NE及5-HT的再摄取,从而产生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其特点是起效快。文拉法辛缓释片是一种选择性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对5-HT和NE再摄取有双重抑制作用,其抗焦虑抑郁作用尤其是对躯体化症状的改善比SSRI类药物等更广、更显著[3-4]。

    本试验可以看出黛力新缓解神经症性头晕的临床痊愈率及显效率均更好,缓解头晕症状比文拉法辛更为显著。而文拉法辛针对焦虑及抑郁情绪异常的总体改善效果则较好。其原因可能在于造成躯体化不适症状及引起情绪障碍的神经递质机制有所不同,也可能与这两种药物对焦虑抑郁患者颅内神经递质的具体影响不同有关[5]。 本研究显示在两组治疗早期(第2周时)抗焦虑的效果大致相同,笔者既往针对以头痛为主症的焦虑抑郁紊乱的疗效研究则显示此时黛力的新抗焦虑效果优于文拉法辛,这反映出以不同症状主诉的焦虑抑郁人群的神经递质乱可能各有特点,需要进一步研究。大多数治疗焦虑抑郁症的药物起效较慢并且效果不一定很理想,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换药,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实践中遇到神经症性头晕比较明显而情绪化症状相对较轻的焦虑抑郁症患者,可考虑黛力新治疗,从而更有重点的解决主诉症状,优化整体治疗效果。对于神经症性头晕突出而焦虑、抑郁情绪性异常也很明显者,可在早期先给予黛力新治疗,尽快缓解头晕等躯体化症状主诉,给患者以信心,待头晕等主诉症状稳定后再换用或联用文拉法辛及其他SSRI类药物,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情绪性异常,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4 参考文献

    [1]Culpepper LUnderstanding the burden of depression[J]J Clin Psychiatry,2011,72(6) :e19

    [2]Mittal D,Fortney JC,Pyne JM,et alPredictors of persistence of comorbi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mong veteran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11,72(11):1445

    [3]Gelenberg AJ,Lydiard RB,Rudolph RL,et alEfficacy of venlafaxine extended-release capsules in nondepressed outpatients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A 6-month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0,283( 23) :3082

    [4]常卫波,付莉东,彭银鱼,等黛力新联合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吉林医学杂志,2012,33(15):3213

    [5]Sperlagh B,Csolle C,Ando RD,et alThe role of purinergic signaling in depressive disorders[J]Neuropsychopharmacol Hung,2012,14(4):231

    ↑上一篇: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及并发症分析
    ↓下一篇: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