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严重脑动脉硬化行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发表时间:2012-02-08  浏览次数:755次

      作者:李燕玲,付亚,陈爽  作者单位: 重庆,解放军新桥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动脉硬化;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4年,智能减退40天”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7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58/92mmHg,意识清晰,表情略呆板,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辅助检查:颈部超声示双侧颈总动脉内膜粗糙,内中膜增厚;双侧椎动脉走行弯曲,左侧椎动脉内径变细。脑电图检查提示中度异常。TCD提示脑血管血流速度减慢。患者有吸烟、酗酒史。诊断脑动脉硬化。给予抗血小板、控制血压、稳定斑块对症处理。在局麻下行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显示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右侧大脑中动脉顶后支远端闭塞;左侧椎动脉完全闭塞。术后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动脉止血器加压包扎12小时,伤口处恢复良好,未见渗血,听诊无杂音。术后次日下午患者突发意识丧失,持续约30秒钟,伴全身大汗淋漓,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查体:意识清晰,心率105次/分,血压89/60mmHg。诊断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立即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升压、改善心脏循环、保护心肌等药物,持续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床旁胸片提示少量胸腔积液。经积极抢救,患者意识清晰,病情逐渐平稳,一周后好转出院。

      2 讨 论

      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DSA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因而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把风险降低到最小范围,术后的观察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03年开始此项检查,累计手术量两千余人次,出现严重并发症率为0.2%。此病例抢救成功我们有以下体会。

      2.1 静脉输液通道建立及时、畅通

      我科拟行DSA术病人术前均安置留置针。其一,留置针可以避免手术病人在搬运过程中输液针头滑出,药物外渗。其二,安置留置针便于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用药。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最好在术前至术后三天。

      2.2 持续心电、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往往合并有心脏动脉的粥样硬化,一次心电图检查并不能完全反应心脏的情况,持续心电监护可以动态了解患者的心脏情况。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引起血管壁上栓子的脱落,加之术后制动血流速度减慢发生栓塞的危险性增高,栓子随血循环到达肺部可能引起肺栓塞,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以观察患者的呼吸、肺功能情况。因此,术后持续心电、血氧监测很有必要,一般为24小时,根据个人情况差异,可适当延长或缩短。

      2.3 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度的观察

      DSA术后有再次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2],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瞳孔、意识、肢体的活动程度。

      2.4 延长术后监测时间

      多数文献报告术后监测24小时即可[1~3],此病人在24小时以外发生病情变化,术后的观察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调整,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者可适当延长术后的观察时间,避免意外发生。

      2.5 增强风险意识及时与手术者沟通

      DSA检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形式多样且具有不可预见性,护士要仔细倾听患者的主诉,对于异常情况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

      2.6 重视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贯穿于DSA术的全过程,有报道情绪改变诱发心力衰竭导致死亡的经验教训[4]。因此,心理护理也是关键的一环。

      【参考文献】

      [1] 张 珑,刘建民,许 奕.三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中的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12(3):202-204.

      [2] 陈茂君,吴孟航,李 莉.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532-533.

      [3] 彭解星.2例情绪改变病人诱发心力衰竭导致死亡的经验教训[J].家庭护理,2007,10(5):92.

     

    ↑上一篇:家兔上矢状窦中1/3及其回流静脉结扎后SOD、MDA与脑含水量的变化
    ↓下一篇:重型脑外伤并发脑梗塞诊治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