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脊髓血管畸形1例

    发表时间:2011-05-23  浏览次数:527次

      作者:杨毅 闫也 作者单位:110032 沈阳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线科(杨 毅);神经内科(闫也)

      【关键词】 脊髓;血管畸形;诊断;治疗

      患者,男性,30岁,因左下肢无力伴肌萎缩10余年来诊。该患者自18岁左右无原因左下肢疼痛、无力,呈持续性,咳嗽、喷嚏时加重,经常便秘,3~4天排便1次,渐发左下肢萎缩,伴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6~7年。7天前因尿潴留行留置导尿,仍可行走。查体:意识清楚,合作,跛行,留置导尿。颅神经未见异常,双上肢未见异常,左下肢肌肉萎缩,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 + 级,不能单肢站立。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Hoffmann征阴性,Babinski征阴性。左下肢痛觉减退,腹壁反射正常,深感觉正常。胸、腰髓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 12 ~L 1 水平脊髓增粗,髓内见等T1 、点状长T 1 信号影,T 2 呈混杂信号,并可见点条形血管流空,增强后病变内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其内血管流空信号更加清晰,L 1 ~L 4 水平脊髓可见迂曲的血管流空信号(见图1),MRI诊断脊髓内外血管畸形。经脊髓血管造影后栓塞病变血管而使病情缓解。

      讨 论 脊髓血管畸形系神经科少见病,临床上常易忽视或误诊。多系动静脉畸形,其突出的病理改变是静脉粗大和扭曲缠结,其占位可对脊髓产生压迫,也可因血管破裂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出血,好发于背侧。绝大部分患者45岁以前发病,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和症状的反复出现,也可逐渐出现症状。文献报道脊髓血管畸形症状的周期性加剧与妊娠有关,可能是内分泌改变或静脉压增高所致[1] 。畸形血管可侵犯硬膜外、硬膜下(或)髓内,少数病例可同时累及几个不同的解剖部位,本部多发于胸腰段,其次为中胸段,颈段最少。脊髓血管畸形临床症状的病理基础主要为三方面:(1)脊髓的血流通过畸形血管被大量分流,盗血作用使脊髓缺血而功能受损,因而引起的临床表现是渐进的。(2)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突然起病或症状突然加重,在脊神经支配区突然剧烈的疼痛,出血部位水平以下的神经功能缺失。文献报道[2] 这种畸形血管破裂所导致的出血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15%左右。(3)畸形血管对脊髓的压迫作用可致亚急性脊髓病变,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肢力减弱或瘫痪,常自动好转,但不久又复发。本病尚可伴有其他组织的畸形,如血管痣、皮肤血管瘤、椎体血管畸形、下肢静脉曲张等。

      本病靠脊髓MRI或脊髓血管造影确定诊断,造影时示虫囊样表现,DSA可显示畸形的动脉分支。通过动脉导管进行高选择性放射介入治疗将畸形血管栓塞[3] ,如影响脊髓功能时可利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本病自然预后差,故强调早期诊断及治疗。

      参考文献

      1 叶桂兰.脊髓颈段血管畸形1例报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11:1.

      2 史玉泉,主编.实用神经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34-336.

      3 何家荣,马云祥,主编.实用神经病学.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66-69.

    ↑上一篇:脊髓血管畸形长期误诊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下一篇:弥漫性轴索损伤58例诊治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