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微创钻孔引流清除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32例

    发表时间:2010-10-12  浏览次数:573次

      作者:招康东 关俊文 招建华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湛江 524003

      【摘要】目的:了解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32例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在颅骨骨折扳障或脑膜动脉血管出血停止或相对停止后,采用颅内血肿微创针钻穿血肿,抽出血肿液体部分,注入尿激酶溶解血块引流。结果:本组治愈率为100%,术后仅留点状疤痕,无1例继发颅内再出血及颅内感染。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清除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疗效好,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尿激酶

      随着CT的普及,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患者在就诊时经头部CT检查便可确诊。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12],但手术时间长,危险性大,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多。自2003年始,我们采取微创手术清除硬膜外血肿32例,本文就此32例作一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8岁;跌伤9例,车祸17例,斗殴打架6例;血肿部位:额部8例,颞部6例,顶部5例,颞顶部11例,枕部2例。32例均经头部CT检查确诊,血肿量10~80mL。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头病、呕吐,但神志清醒,双侧瞳孔正常,生命征平稳,无锥体束征。

      1.2 方法

      严格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锥体束征变化,24h心电监护及每小时做好监测记录。所有患者入院24h内给予禁食,剃去头发、配血,做好随时应急手术准备。按常规应用止血、脱水药物及输液,适当限制液体入量,如恶心呕吐给予鲁来那镇静治疗或20%甘露醇25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

      患者病情稳定后1~3d,即颅内血肿出血静止或相对静止后给予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根据头部CT提示,于血肿最厚部位避开头皮颅骨的主要血管划线确定穿刺点,注入1%普鲁卡因3~5mL,将灭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套入电动手钻头迅速钻入血肿,抽出血肿的液体部分后,用生理盐水3~5mL稀释尿激酶2万U并注入血肿内,然后夹管接灭菌引流袋,4h后开放引流管,并做好血肿引流量记录。术后第1~2天继续注入尿激酶1~3万U。第3天复查头部CT,如果血肿消失即拔除微创穿刺针,上、下、左、右方向移动穿刺点头皮0.5~1cm,闭合伤口,贴无菌肤贴或纱布固定,继续抗感染治疗3~5d。

      1.3 结果

      本组均无死亡。该手术创伤小,无需输血,也无需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无肢体偏瘫、失语,无继发颅内再出血及颅内感染。32例均治愈,治愈率为100%。微创手术创口小,术后仅留点状的手术疤痕,患者无颅骨缺损,无需行颅骨修补术,7d愈合出院。

      2 讨论

      硬膜外血肿在外伤性颅内血肿中较常见,传统治疗方法以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为主。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方法简便,手术创伤小,价格低廉,在基层医院尤为实用,尤其对于额部及额颞部硬膜外患者, 微创穿刺术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目前尿激酶因其无抗原性、安全性高、疗效好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作为一种高效的血栓溶解剂, 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 同时能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促进血凝块中纤维蛋白水解, 使血凝块得以溶解[3]。本组32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微创穿刺术配合尿激酶治疗, 治愈率为100%,无1例继发颅内再出血及颅内感染,取得满意效果。

      硬膜外血肿采用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虽然手术操作简单,但对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的掌握要求更高更严[4]。通过本组资料分析,硬膜外血肿穿刺指征为:(1) 枕部(后颅凹)硬膜外血肿>10mL, 没有小脑扁桃体症状;(2) 额部血肿>15~50mL且有头昏症状时,可采取硬膜外血肿穿刺。此血肿以往多采取保守治疗,需较长时间,传统开颅创伤大,尚需输血或颅骨缺损可能,往往要再次住院行颅骨修补,风险大,费用高,术后疤痕较大,影响患者容貌及造成心理负担。(3) 该方法作为急性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的应急处理还是可取的, 可起到暂时减压缓解病情的作用, 为开颅清除血肿赢得时间。(4) 儿童、老年人及身体状况差的患者宜优先选用。

      对于硬膜外血肿多为血块的处理,术中我们只需抽出血肿液体部分已可减轻颅内压,继而用生理盐水3~5mL(根据抽出血肿液体部分的多少而定)稀释尿激酶2~3万U并注入血肿腔内以溶解血块,夹管4h后开放,术后视血肿的量可重复注入尿激酶2~3万U,一般2~4次便可将血肿清除干净。此操作简便易行, 争得了抢救时间, 从而使脑组织的损害、脑水肿、脑受压移位得到及时解除, 恢复正常颅内压, 对患者意识的好转及急性康复时间缩短更有利。

      当硬膜外血肿达到80mL时,对那些可能出现脑疝者则先给予脱水止血等治疗,并剃去患者头发、配血等随时应急手术准备,严密观察4~6h,待患者神志、呕吐症状好转,出血停止或稍为停止后即给予微创手术引流。只要引流通畅,血块对脑膜中动脉等血管或颅骨骨折线板障出血也有压迫止血作用,以后再用尿激酶溶解血块,一般情况下可达较好治疗效果。对于那些出血凶猛的急诊患者,则主张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参考文献】

      [1]王忠诚. 神经外科[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

      [2]刘宝田,李金伟,郭庆荣,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4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4,14(15):49.

      [3]王恩海. 尿激酶溶解后引流硬脑膜外血肿[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5,11(3):182.

      [4]易禹声. 颅脑损伤诊治[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40.

    ↑上一篇: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21例
    ↓下一篇:弓上颅内外动脉狭窄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