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神经外科学》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8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18  浏览次数:486次

      作者:刘万军 罗 晟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天津 武清 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什邡

      【摘要】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6~18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CS)评估:良好36例(45%),中残10例(12.5%),重残6例(7.5%),植物生存2 例(2.5%),死亡26 例(31.25%)。结论:标准大骨瓣术式清除血肿彻底,减压充分,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颅脑损伤;减压术/外科;大骨瓣减压术

      The Treatment Summary and Analysis for 80 Cases with

      Heavy Craniocerebral Injury Treated with Larger Aumacr Aniotomy

      LIU Wan-jun,LUO Sheng

      Department of Neurosugery,Wuqing Hospital,Wuqing,301700,Tianji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um up and study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st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in treating heavy craniocerebral injury.Methods:The hematomas were evacuated through st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in 80 patients with heavy craniocerebral injury who were observed for curative effects.Results:After 6-18 month follow-up,36 recovered well(45%),10 moderately disabled(12.5%),6 severely disabled(7.5%),2 was under vegetative state(2.5%)and 26 died(31.25%).Conclusion:Large standard traumatic craniotom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reat heavy craniocerebral injury.

      【KEY WORDS】 Craniocerebral Trauma,Decompression/Surgical,Larger Aumacr Aniotomy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残率很高,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是主要原因,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创伤后颅内高压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2003.6~2007.12月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6~84岁,平均年龄42.8岁。伤后至入院时间0.5~6h。致伤原因:交通伤55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11例,其他伤4例。受伤机制:减速伤52例,加速伤24例,机制不明4例。着力点:枕部着力52例,颞顶着力28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昏迷,生命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变,GCS3~5分34例,6~8分46例;双侧瞳孔散大19例,单侧散大61例,其中癫痫发作3例。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单纯挫裂伤或伴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53例;双侧挫裂伤和(或)伴脑内血肿以一侧为重18例;双侧重型挫裂伤伴脑内血肿9例。合并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9例;血肿量30~150mL。环池变窄36例,环池闭塞9例。中线移位≥10mm 47例,5~10mm 9例。

      1.4 手术方式

      本组病例均于全麻下行急诊开颅,术前常规脱水、利尿。切口起自颧弓上耳屏前1cm,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骨正中线,向前沿正中线至前额部发际下,顶部骨瓣成形时旁开正中线矢状窦2~3 cm,颅骨钻孔5~6个,第一孔在额骨颧突后(关键孔),第二孔在额突下眉弓上尽量靠近中线,使前额底暴露清楚,第三孔于耳前尽量靠近颞底,其余2~3孔按需钻于切口内,形成(14~15)cm×(11~12)cm骨窗,去除蝶骨嵴返折部及额颞底侧骨板后清除硬膜外血肿,悬吊硬膜并处理脑膜中动脉出血,控制前、中颅底出血。于颞部硬脑膜处切一小口,放出硬膜下部分血肿及血性脑脊液,继而再剪开硬脑膜,暴露颞叶、额叶脑组织,同时显露前、中颅底。清除硬膜下血肿及挫裂伤失活的脑组织,彻底止血。若发生急性脑膨出,可切除额极或颞极内减压。清除颅内血肿及挫伤坏死脑组织后若脑膨出明显,脑搏动回复缓慢者同时行去大骨瓣减压,扩大硬膜腔减张缝合。术后常规置硬膜下引流管。

      2 结果

      术后随访6 ~18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标准(GCS)评估:良好36例(45%),中残10 例(12.5%),重残6例(7.5%),植物生存2 例(2.5%),死亡26 例(31.25%)。术后并发症包括迟发性血肿4例,外伤性脑梗塞2例,硬膜下积液4例,皮片坏死1例,减压区脑软化灶3例,颅内感染1例,外伤性癫痛3例。死亡原因:顽固性颅高压、脑干功能衰竭13例,肺部感染4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多器官衰竭3例,4例家属放弃治疗。

      3 讨论

      3.1 手术特点

      重型颅脑损伤属常见创伤,已成为青壮年死亡的重要病因。其预后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合并伤及手术的时机与方式有关,病死率仍高达30~50%[1]。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术式,具有如下特点:(1)暴露范围广,可清除术侧约95%的颅内血肿,可基本替代单纯额、颞叶开颅或颞肌下减压等常规开颅术式;②骨窗减压范围大,外减压充分,有效缓解颅内高压,有利于平稳度过脑水肿高峰期;(3)术野开阔,便于术中彻底清除额、颞叶血肿及挫伤失活的脑组织,减轻术后脑肿胀;(4)止血可靠,便于术中控制矢状窦、桥静脉、横窦、岩窦等撕裂出血,从而避免血肿遗漏,减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率;(5)骨窗位置低,去除了蝶骨嵴,消除了脑肿胀对侧出血、大脑凸面回流静脉的压迫,降低因骨瓣较小造成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和术后脑膨出及脑组织嵌顿、坏死的发生率,有利于颞叶沟回疝复位[2];(6)能够有效开放侧裂池,颅底诸池,释放血性脑脊液,减轻血管痉挛。

      3.2 手术体会

      在施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时应该注意以下要点:(1)由于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手术需时较长,对合并血肿且已发生脑疝者,可在脱水、利尿同时,先在颞鳞部做短切口,颅骨钻孔后切开硬脑膜,排出部分血肿和血性脑脊液减压,然后再序列完成手术全过程;(2)对于广泛脑挫裂伤或伴急性脑肿胀者,若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坏死脑组织后脑膨出仍明显,在排除颅内远隔部位遗漏血肿及麻醉等加重脑水肿因素后,可行额颞极切除内减压;(3)对合并脑疝时间较长,术后脑组织未见膨起复位,脑搏动不明显者,应同时加行小脑幕切开,或可腰穿注入氧气或生理盐水30~40mL,以促进脑疝复位[3];(4)尽量采用帽状腱膜、颞肌筋膜等自身组织及其他生物材料行硬膜减张缝合,以避免脑组织疝出切口及防止术后硬膜外渗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减少术后大脑皮层与皮下组织的粘连,降低外伤性癫痫、脑积水、脑脊液切口漏及颅内感染发生率;(5)术毕常规于硬膜下置硅胶管以引流血性脑脊液及水肿液,对伴有明显蛛网膜下腔积血者术中应打开蛛网膜池释放血性脑脊液,以减轻脑血管痉挛;(6)手术当中采用显微操作和(或)使用带灯吸引器可以改善视野和照明,能有效地清除血肿,减少损伤。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主编.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220-227

      2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28-429

      3 沈良军,江基尧.外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顶对冲伤76例疗效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5):457-458

    ↑上一篇:早期脑室分流及颅骨修补治疗颅脑外伤术后脑积水
    ↓下一篇:脑室内注射胰岛素对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Bcl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