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急性放射性损伤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4-10-10  浏览次数:1976次

    放射治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首选也是主要治疗手段。以往常规放疗由于放射野较大,不良反应也较大。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由于其高度适形和可调节剂强度的优势,在鼻咽癌治疗上已取得令人鼓舞的疗效和较小的放射性损伤。本研究主要探讨调强放疗在减少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符合条件的鼻咽癌86例,男64岁,女22例,平均47岁。鳞癌71 例,未分化癌15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调强放射治疗(2.2 Gy/Fr)。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2.0 Gy/Fr)。两组鼻咽原发灶TD:70~76 Gy/7~8周。两组颈部治疗量TD:60~66 GY/6~7周,预防照射区TD:50 Gy/5周。两组均行2程TP方案诱导化疗和同期化疗。

    1.3 损伤标准:按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4.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研究组和对照组:脑干受照射剂量 48~60 Gy和50~65 Gy、脊髓受照剂量25~42 Gy和39~45 Gy、口腔黏膜受照剂量40~61 Gy和50~68 Gy、颞颌关节受照剂量 24~41 Gy和51~62 Gy及颈部皮肤的受照射剂量42~65 Gy和 50~68 Gy。

    2.2 急性放射性损伤:①口咽黏膜反应:研究方案组和对照方案组Ⅱ~Ⅲ度口咽黏膜反应发生率88.37%和97.67%,Ⅳ度口咽黏膜反应发生率为0%和2.33%。②张口受限:研究方案组和对照方案组1级~2级张口受限发生率6.98%和11.62%,3 级~4级发生率为0%和2.33%。③放射性脊髓炎:研究方案组和对照方案组放射性脊髓炎发生率为0%和2.33%。④急性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研究方案组和对照方案组Ⅱ~Ⅲ度急性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发生率46.51%和83.72%,Ⅳ度发生率为0%和 4.66%。

    3 讨论

    局部晚期鼻咽癌由于肿瘤较大,控制局部肿瘤所需放疗剂量也较大。以往二维放疗技术采用以两颞侧对穿野为主方式,在这一通路上的正常组织受到与肿瘤相近的高剂量照射,限制了肿瘤剂量的提高,并且出现急性和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较高。吴永如等报道鼻咽癌常规分割放疗颞颌关节损伤发生率高达44.7% [1]。IMRT技术从三维方向上使用多个子野并调节射线强度,使高剂量区域分布与靶体积形状高度一致,从而显著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照体积和剂量,因此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局控率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的减低了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的发生几率[2]。本研究显示调强放疗组中脑干、脊髓、口腔黏膜、颞颌关节及颈部皮肤的受照射剂量明显小于常规放疗,因此该组的口腔黏膜受损,张口困难,颈部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同以往研究结果相符[3]。研究组患者没有出现放射性脊髓炎,对照组中1例患者出现轻度急性放射性脊髓炎,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两组无治疗相关死亡、终止或需降低放疗剂量病例。常规放疗射线路径比较固定,肿瘤靶区与周围组织受量相差较小,造成周围器官、神经、关节的受量相对较高,最后影响相应的生理功能,从而出现急性放射性损伤。调强放疗能躲避许多重要器官,经多条路径进入体内靶区,在肿瘤靶区以及计划靶区范围内的出现交叉现象,使肿瘤成为剂量热点,增加局部肿瘤的控制率,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照射[4]。综上所述,调强放疗可明显降低鼻咽癌患者的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吴永如,张有望.鼻咽癌放疗前后张口变化[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4,23(1):154.

    [2] 赵 充,韩 非,卢丽霞,等.调强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J].癌症,2004,23(8):1532.

    [3] 翟振宇,向 侠,魏 青,等.鼻咽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特点[J].肿瘤学杂志,2005,11(5):317.

    [4] 蕈生謇,朱向职,许建华,等.116例鼻咽癌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10):895. [收稿日期:2014-03-14 编校:朱林]

    ↑上一篇:探讨急性鼻窦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