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12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观察

    发表时间:2014-02-21  浏览次数:1203次

    耳鼻喉急性感染手术过程及术后均受外界因素刺激较大,极易出现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1]。对照两种镇痛方式下的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2例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依照手术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例。研究组男4例,女 2例,年龄16~77岁,平均(43.9±4.8)岁。对照组男3例,女3 例,年龄15~75岁,平均(45.5±11.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术前8 h前后将湖北潜江制药厂提供的消炎痛栓(吲哚美辛栓)用温水湿润后塞入肛门内2 cm。术后立即同等方式用药1枚,之后视疼痛情况每天用栓1~2枚镇痛[2]。

    1.2.2 对照组:患者术后有疼痛感后予以消炎痛栓(吲哚美辛栓)温水湿润后塞入肛门内2 cm镇痛,疼痛未得到控制则每4小时用药1次,每天用药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

    1.3 评价标准:观察分析两组术后4 h、8 h、24 h疼痛程度,以 VAS评分原则为疼痛评分依据。0分为无痛;1~3分为微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疼痛难以忍受[3]。根据患者主诉分析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疼痛感消失或明显减轻为显效;疼痛得到控制为有效;疼痛未减轻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不同阶段疼痛评分:对照组术后清醒时、4 h、8 h、 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5.23±0.96)分、(3.89±1.08)分、(3.06±2.04)分、(1.99±0.67)分。观察组术后清醒时、4 h、8 h、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7.09±1.38)分、(6.69±2.06)分、(5.96±1.18)分、(3.76±2.04)分,各阶段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的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疼痛评分对比结果见表1。

    2.2 术后24 h镇痛效果对比:研究组术后24 h镇痛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 (P<0.05)。具体的术后镇痛效果对比情况见表2。

    3 讨论

    双氯芬酸钠是应用广泛的抗炎镇痛药,有多种镇痛效果。规范用药后,有效成分可对前列腺素合成作用产生抑制效果,从而在抗炎的同时有效镇痛[4]。此种药物一般和温水塞入肛门,其中所含有效成分可被直肠黏膜快速吸收,不必经过肝脏代谢、胃肠作用,而直接进入体循环中,肛门用药方式可显著提升血药浓度,止痛速度更快,用药刺激更小。不同于阿片类镇痛药物,此类药物的应用不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安全有效。耳鼻喉急性感染需予以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难免术中及术后外界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疼痛,因而术后镇痛工作离不开药物的使用[5]。本次研究尝试术前8 h预防性药物镇痛,术后视疼痛程度每天定时用药,患者主诉疼痛控制效果良好,不至于待到患者疼痛难忍时用药,可改善患者术后体验,提升生活质量,患者评价及术后康复效果更好。

    4 参考文献

    [1] 齐鹤立.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急性感染现况及手术后疼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22.

    [2] 桂雄斌,何 颖,张阳德,等.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9(3):424.

    [3] 李 刚.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34(2):176.

    [4] 杨晓庆.耳鼻咽喉真菌感染100例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1, 32(27):5793.

    [5] 苏玉玲,任俊汉,王学锋,等.龙珠软膏治疗耳鼻喉腔道皮肤感染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1):4372.

    ↑上一篇:显微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喉部良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130例小儿急性喉炎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