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希美钠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949次

    作者:张韵,寇兰

    【关键词】  ,希美钠;鼻咽癌;放射治疗;增敏剂

       [摘要]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希美钠)对鼻咽癌放疗的增敏效果及降低放疗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30例病人分为两组,均由CO60作为放射源,总剂量6000~7000 Gy,每周d1~5放疗7个周期。治疗组d1,3,5放疗前3 h内予以0.9% NS 100 ml配制希美钠快速滴入后再进行放疗。对照组放疗前未进行任何增敏剂输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希美钠在放疗中增敏的效果及降低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结果  两组复查CT和放疗以前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56.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经希美钠输入后再行放疗的疗效及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未经希美钠输入而放疗的疗效。

        [关键词]  希美钠;鼻咽癌;放射治疗;增敏剂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占鼻咽部肿瘤的99%以上,且大多数为低分化或未分化癌,癌瘤原发部位较隐蔽,自然生存时间平均18.7个月[1]。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鼻咽癌对放射线有较高的敏感性,放射治疗被公认为是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本文对我科鼻咽癌患者予以希美钠输入后再行放疗,探讨其对放疗的效果及降低放疗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均为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5月收治的鼻咽癌病人,均由病检证实及CT检查病灶的大小,分型为T2N0M0~T2N1M0,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5岁,中位年龄54岁,其中29例为低分化癌。21例为未分化癌,全部患者与孙颖[2]等选择标准相同,入选均无严重贫血、恶液质,无急性炎症、败血症及脓血症,无严重心脏病、肾病、糖尿病、肺结核及其他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即放疗前3 h内输入希美钠再行放疗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2~58岁,中位年龄52岁;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5~65岁,中位年龄54岁,治疗组低分化癌12例,未分化癌13例;对照组低分化癌16例,未分化癌9例,两组中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及分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在放疗前3 h内均依照下列方法输入希美钠用量,见表1表1  放疗前3 h输入希美钠用量希美钠均由0.9 % NS 100 ml配制后由静脉输入,隔日输入即d1~5放疗则输入希美钠为d1,3,5。放疗射线均为CO60,总量6000~7000 Gy,隔日查血常规,观察WBC、HGB、PLT的数量变化。HGB减少均由养血饮10 ml,po,tid;WBC减少均由特尔津75 μg ih,VitB4等对症处理;PLT降低均由升血小板胶囊等对症治疗,直到全部升为正常,每周期放疗后均行CT检查1次,观察和比较病灶大小的变化,每周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有异常及时对症治疗,放疗疗程不变。

        2  结果

        2.1  复查CT和放疗以前疗效对比  见表2。表2  两组疗效对比注:治疗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

        2.2  不良反应

        2.2.1  胃肠反应  治疗组发生2例,均为女性,都在放疗第一周期出现;对照组7例,男2例,女5例,每一周期均有出现,同一病人两个周期都有出现,都给予胃复安对症治疗后未再出现。治疗组发生率13.3%;对照组发生率46.7%。

        2.2.2  骨髓抑制反应  治疗组出现WBC<4.0×109/L为2例,女性患者经特尔津75 μg ih qd治疗后2天复查WBC>4.0×109/L,继续放疗,直至整个疗程放疗完毕。对照组4.0×109/L为8例,男3例,女5例,均由特尔津75 μg ih qd连续2天,个别病人连续5天再复查WBC>4.0×109/L。治疗组发生率为8%;对照组发生率为32%。其中HGB、PLT均无明显下降。

        2.2.3  放射性食管炎  治疗组0例,对照组2例(8%)。其心电图、肝肾功均无明显变化,其他不良反应均没有耽误放疗的进行,整个放疗过程顺利。

        3  讨论

        据美国专家统计表明,头颈部癌男性年发生率为14.39/10万;女性为10.65/10万,而其中,以鼻咽癌占首位,它也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3]。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鼻咽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而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就是放疗,然而,传统的放疗对肿瘤乏氧细胞(占整个肿瘤细胞的10%~50%)均不敏感,不易被射线杀死。希美钠是一种增加实体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的一线新药,其优越性在于增加肿瘤乏氧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帮助杀死肿瘤中的乏氧细胞,提高肿瘤放疗疗效,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而其使用方法简单,希美钠是隔天使用,常规快速静脉输入,能维持血药浓度48 h,而其代谢产物为甲硝唑,在48 h后,在体内检测不到,使用安全。而使用希美钠后再行放疗比单独放疗的效果明显提高且毒副反应明显减少。希美钠价格并不昂贵,普通肿瘤病人都有机会使用,使用希美钠后再行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一种新的有效模式,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天泽,徐光.肿瘤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71.

        2  孙颖,卢素祥.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新医学,2005,4(36):194.

        3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

        作者单位: 644000 四川宜宾,宜宾肿瘤医院内科

    ↑上一篇: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施地瑞玛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改善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