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喉部手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61次

    作者:陈星群,梅传君

    【关键词】  喉部手术

        气管切开术是喉部手术的必要方式。气管切开后,气道出血,痰痂形成,易造成阻塞,气道分泌物易进入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进而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喉部手术后,关键的护理措施是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6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10例喉癌术后病人,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70岁,平均年龄62岁,喉部分切除术2例,全喉切除术8例,气管堵塞2例,终身带管7例,气管造瘘1例,2例痰液黏稠,其中1例引起肺部感染。

        2  护理措施

        2.1  住院环境  选择安静舒适的专人病房,定时通风,室温20 ℃~22 ℃,湿度60%~70%,拖把专用,每天拖地4次,空气消毒1次。

        2.2  缓解心理压力  患者对长期带管或气管造瘘口均不适应,缺乏自信心,对痰液引流存在恐惧心理,向病人耐心讲解排痰的各项可行的方法。10例病人均解除紧张心理,愿意配合。

        2.3  湿化气道  通过湿化气道,防止分泌物干涸,结痂,促使痰液排出。

        2.3.1  补充水分  鼓励病人少量多次饮水。气管切开的病人每天自呼吸道蒸发的水分比正常人多2~3倍,补充水分,利于痰液稀释,便于咳出。若机体体液量不足,即使呼吸道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也会进入到失水的组织,气道分泌物黏稠,形成痰痂[1]。

        2.3.2  氧气的温化与湿化  定时给湿化瓶加温水。长时间吸入未经加温的湿化氧气,可导致气道分泌物黏稠。因此使湿化瓶水温保持在50 ℃~60 ℃,吸入温度为32 ℃左右,可保持呼吸道黏膜温化、湿润,利于痰液排出。同时可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及氧分压,提高氧疗效果。

        2.3.3  气道用药  (1)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4万u+地塞米松5 mg+α糜蛋白酶,每天4次;(2)气管滴药法:2%碳酸氢钠,每次3~5滴。   

        2.4  叩背  选在雾化吸入后3~5 min内进行,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取坐位、左侧卧位叩打右侧背部;变换右侧卧位,叩打左侧背部。方法:手扶住病人肩膀,另一只手五指并拢成空心掌,轻轻叩打背部、胸前壁,自上而下,由外到内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叩打力度均匀一致,每次3~5 min,在病人呼气时进行叩击,使松动的分泌物在呼气气流的冲击下排出,注意观察面色、呼吸、有无窒息等情况。

        2.5  鼓励患者有效咳嗽  先进行5~6次深呼吸,再深吸气后保持张口,然后咳一下,再迅速将痰咳出。或者缓缓吸气,同时上身前倾,咳嗽时腹肌收缩,腹部内缩,一次吸气连续咳3声[2]。

        2.6  定时翻身  对卧床的患者,每2~3 h翻身一次,翻身前先吸净口、鼻分泌物。

        2.7  体位引流  对肺部感染者可进行体位引流,将患者病变部位处于高位,引流支气管口向下,借重力将痰液排出,每次10~15 min,每天1~2次,宜在早上起床后或睡眠前进行,若有不适立即停止。

        2.8  吸痰  吸痰前后可给予3 min高浓度吸氧,宜在翻身、叩背、湿化气道后,可适当刺激咳嗽好的病人,将深部的痰液由气管套管口咳出,再吸净气管口内的残余痰液。吸痰前用生理盐水试吸并冲洗痰管,中断负压,自气管内导管中插入,通常插入10~12 cm,调节压力13~15 kPa,然后边退边吸,旋转退出。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动作要轻柔,不可反复上下提插。若口、鼻腔分泌物较多者,可经口鼻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每次更换,在进食0.5 h内尽量不吸痰,以免造成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

        [参考文献]

        1  王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56.

        2  王蓓玲.实用症状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2001,16(4):245.

        作者单位: 400802 重庆,重庆市南桐矿业公司总医院

    ↑上一篇:大连市听力残疾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鼻内镜下手术加射频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