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自制鼻腔异物钩取出鼻腔异物293例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936次

    作者:林均武 王炳莲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山东 枣庄 277011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7年2月21卷1期 临床经验 【关键词】  鼻腔异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1年7月至2006年10月,我科诊治鼻腔异物317例,324侧鼻孔。男173例,女144例;11个月 38岁,5岁以内304例,占95.90%,5 9岁12例,占3.79%,38岁1例。其中左侧鼻腔126例,占39.75%。右侧鼻腔184例,占58.04%。双侧鼻腔7例。异物位于中鼻道者271例,位于下鼻道者53例。鼻腔距鼻孔3?cm以内303例,超过3?cm者21例。异物多为玉米粒、花生米、塑料球,其他还有纽扣、纸团、玩具塑料子弹等。患者多能及时就诊,在鼻孔处能看到异物。少数因鼻阻、流脓涕而就诊。病史最长者约2个月。按照异物的形态、质地,选择使用自制异物钩取出异物293例。

        1.2  自制鼻腔异物钩的方法  应用口腔科0.7?mm不锈钢丝,约20?cm长,直接在中点部位折弯成“小鱼”形,于钢丝平面垂直方向折弯约30度,呈小药勺状,见图1。

        鼻腔异物均在鼻镜暴露下取出,球形等圆滑异物用我们自制的异物钩取出。先看清异物位置、大小,用1%麻黄素或0.1%肾上腺素收缩鼻腔,吸净鼻腔内分泌物,在1%丁卡因表麻下,取出鼻腔异物。小儿不合作者无需麻醉,由一位家人坐在治疗椅上抱持,另一位扶头,使患儿处于坐位,异物钩从异物的上端越过异物进入鼻腔,到达异物的后方,钩住异物向外拉出。有出血或局部有感染者予以1%呋喃西林麻黄素液点鼻,口服抗生素。

        2  结  果

        293例异物均一次性取出,有6例鼻腔有微量渗血,观察片刻自止,未作特殊处理。予以1%呋喃西林麻黄素液点鼻,口服抗生素等治疗3 5?d。随访1周无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3  讨  论

        发现儿童鼻腔异物,应送医院治疗,不可自行在家处理。切勿用镊子夹取,尤其是圆滑的异物,容易将异物推入鼻咽部并坠入喉、气管、支气管内,导致生命危险。以往使用的类似耵聍钩的异物钩尖端极其锋利,当患儿因恐惧不能配合而挣扎时很容易损伤周围鼻腔黏膜或皮肤。

        我们自制的钢丝异物钩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很好的弹性,半分钟即可完成制作。钢丝表面光滑,顺鼻腔方向走行不易刮伤鼻腔黏膜,在看清异物的情况下数秒钟即可完成操作,一般不会对患儿造成伤害,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上一篇:舌根部异位甲状腺例
    ↓下一篇:以偏头痛为主要表现的鼻咽癌1例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