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68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798次

    作者:茅月存作者单位:315700 浙江省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关键词】  不明原因 慢性咳嗽 68例  咳嗽是常见呼吸道症状,其中将咳嗽作为呼吸系统表现的唯一临床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1]。为 探讨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现对不明原因慢性咳嗽6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2年11月至2007年6月诊断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15~78岁。诊断标准:⑴咳嗽为唯一症状或最突出症状;⑵持续时间≥8周;⑶X线胸片未见异常;⑷未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2  诊断  (1)诊断程序:按Irwin[2]的解剖学诊断程序,有鼻炎、副鼻窦炎、鼻息肉、慢性咽喉炎,或咳嗽伴有频繁清咽、鼻后滴漏感觉、流涕、咳嗽日重夜轻、口咽部有脓性分泌物或鹅卵石样改变,按图1程序;有经常发作的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荨麻疹病史、咳嗽日轻夜重以痉挛性干咳为主,有时咳少量白黏痰或胸闷气喘、吸入冷空气烟雾或其他变应原以及运动后咳嗽加重、偶可闻及两肺哮喘音,按图2程序;咳嗽常伴有烧灼痛反酸、吞咽痛、饭后咳嗽、上腹部有灼热感,按图3程序。若无上述任何情形,则按鼻咽部、下呼吸道和胃、食管的顺序检查。(2)诱导痰检查:采用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法,诱导出痰进行细胞涂片,并HE染色,光镜下进行细胞学分析。(3)纤支镜检查:对诊断不明确者,及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经镜下刷检找抗酸杆菌或脱落细胞。  1.3  治疗  (1)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睡前鼻腔滴麻黄碱减少分泌物,联合抗组胺药氯雷他定10mg 1次/d,鼻腔吸入丙酸倍氯米松50μg 2次/d,鼻窦炎者加用抗生素2~4周。(2)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布地奈德干粉剂200μg 2次d,沙丁胺醇200~400μg 2次/d吸入,共4周。(3)胃食管反流病(GERD):调整生活习惯辅以药物治疗(药物奥美拉唑20mg 2次/d加多潘立酮10mg 3次/d,8周以上)。(4)支气管内膜结核:采用利福平0.45 1次/d,异烟肼0.3 1次/d,乙胺丁醇0.75 1次/d联合治疗9个月。(5)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采用抗炎、祛痰、体位引流等。  2  结果

      2.1  病因  本组68例能确定病因64例(94.1%),病因不明4例(5.9%)。病因明确中,单一病因57例(83.8%),二重病因5例(7.4%),三重病因2例(2.9%)。总计77例次慢性咳嗽病因分布:鼻后滴漏综合征26例(33.8%),咳嗽变异型哮喘17例(22.1%),胃食管反流病15例(19.5%),慢性支气管炎7例(9.1%),支气管扩张6例(7.8%),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2.6%)。

      2.2  疗效  治疗后随访2~5个月,明确病因的64例,经病因治疗后,咳嗽均明显减轻或消失,4例原因不明者经对症治疗,咳嗽也有不同程度减轻。

      3  讨论        国外大多研究结果表明,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型哮喘、胃食管反流病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因此,本研究诊断程序按此设计,通过详细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后先作出疑似诊断,然后作相应检查和治疗。本资料,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型哮喘、胃食管反流病三病因患者占总病因的75.4%,与容朝辉[3]报道一致,而与楚辉等[4]、赖克方等[5]报道不一致,这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        采用解剖学诊断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即使检查结果阳性,特异性治疗也不一定有效,因为有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如咳嗽好转但不能消失,应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原因,作进一步检查。本组7例非单种病因咳嗽者,都是检查结果阳性行特异性治疗疗效不佳,再作进一步检查发现另外病因的。10%~20%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胸片可完全正常[6],故对按程序做检查和特异病因治疗后,疗效仍不佳者,应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2 Irwin RS, Corrao WM, Pratter MR. Chronic persistent cough in the adult: the spectrum and frequency of causes and successful outcome of specific therapy. Am Rev Respir Dis, 1981, 123(4 pt1): 413~417.

      3 容朝晖,沈策.慢性咳嗽56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4):600~602.

      4 楚辉,张杰,林隆.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6,27(1):52~55.

      5 赖克方,陈如冲,刘春丽,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程序的建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2):96~99.

      6 Kashyap S, Mohapatra P R, Saini V. 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Indian J chest Dis Allied Sci, 2003,45(4):247~256.

    ↑上一篇:杭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气传变应原谱分析
    ↓下一篇:成人打鼾与口咽腔狭窄评分的相关性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