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性或早期慢性泪囊炎的泪道探通联合注药疗法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28次

    作者:纪虹,刘付友萍,崔翠英

    【摘要】  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注药的方法对早期的慢性泪囊炎及特殊类型的急性泪囊炎的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方法 选择17例17眼患急性或早期(1年以内)慢性泪囊炎患者,先用泪道冲洗探针探通鼻泪管,再注入抗生素眼膏,对早期阻塞的炎症期间的鼻泪管,不仅起到复通、消炎及消肿的作用,还有润滑、防止粘连的作用。结果 17例患者中,12例治愈,占71%,治疗6个月~1年以后又复发者4例,占24%,无效1例,占6%。结论 对泪道探通+注药治疗泪囊炎的方法,病例的选择是严格的,操作上要求技术娴熟,才能避免出现炎症扩散,提高成功率。

    【关键词】  泪囊炎;泪道探通;药物疗法

        长期以来,慢性泪囊炎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急性泪囊炎以局部及全身抗生素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激光、内镜技术、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医疗器械的不断完善,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那些患病早期(1年以内)确实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及另外一些有手术禁忌证的病人,可采用改良的泪道探通术进行治疗以暂时缓解其病症并以期得到长久治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1997年以来可以随访到的17例患者进行分析。女15例,男2例;年龄25~70岁,平均57岁;15例女性中,1例为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因年龄大、多次急性发作,此次发作药物控制不理想;1例急性泪囊炎发作,而又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其余13例均为1年以内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例男性患者中,1例为恶性淋巴瘤鼻腔内浸入,表现为急性泪囊炎;1例为鼻咽癌放疗后,拒行其他特殊治疗,亦表现为急性泪囊炎。

        1.2  治疗方法  泪点表面麻醉,扩张泪点,先用4%庆大霉素4万u+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液4 ml冲洗泪囊,之后开始探通泪道:用6~7号泪道冲洗探针自上泪点插入泪道,至鼻泪管,缓缓向下探通鼻泪管,试冲水,证明通畅,慢性泪囊炎者探通后需留置15 min,急性泪囊炎不必留置,注射眼膏(泰利必妥眼膏或环丙沙星眼膏)0.2~0.4 ml,边退针边注射,直至眼膏充满鼻泪管,泪囊内尽量不注射。注射完后,嘱病人不要擤鼻涕,眼部及鼻腔每日点抗生素眼水6~8次,急性发作者配以口服抗生素。隔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前先冲洗泪道,再注药,每例治疗3~5次,如无效则改用其他方案。

        2  结果

        17例病人中完全治愈观察3年未复发者12例,占71%,治疗6个月~1年以后又复发者4例,占24%,无效1例,占6%。其中4例急性泪囊炎经1次治疗后症状即明显缓解,3次治疗基本治愈,大大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全身抗生素的用量,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  讨论

        鼻泪管阻塞导致溢泪,并可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常给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造成不适。一般学者认为鼻泪管阻塞的病因为特发性、感染性、先天性、医源性及肿瘤压迫性等[1]。Paulsen等[2]的组织学研究表明,眼部的下行炎症或鼻部的上行炎症使黏膜水肿,重塑了结缔组织纤维的螺旋状排列,上皮下海绵体功能失调,反应性充血,暂时性阻塞泪道。之后反复发生的泪囊炎可导致泪道管腔的纤维性阻塞(鼻泪管完全性阻塞)或部分管腔失去导泪功能(鼻泪管狭窄)。本组17例患者基本属炎症水肿期,经探通鼻泪管并注入抗菌消炎作用的眼膏对炎症水肿起一个治疗作用,从而使因炎症而阻塞的鼻泪管开放,但如果炎症控制不佳,治疗效果就不会很理想。病程较长者,鼻泪管已经形成瘢痕或造成粘连,不宜选择此种方法。对于急性泪囊炎,由于引起感染的大多为链球菌或肺炎双球菌等毒力较强的细菌[3],一般不宜用此方法,但对于那些应用几种抗生素后无法完全控制炎症;全身情况较差不宜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经济情况差无力支付医药费用者,而且局部有囊性感或有脓液反流的,应经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小心进行探通,以免形成假道而引起炎症扩散。

    【参考文献】1 Hsieh CC,Hung CL,Su CY.Reconstruction of acquired nasolacrim al duct obstruction.Chang Gung Med J,2001,24:361-367.

    2 Paulsen FP,Thale AB,Maune S,et al.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primary acquired dacryostenosis.Ophthalmology,2001,108:2329-2336.

    3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085.

    ↑上一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听力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真菌性外耳道炎伴湿疹的治疗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