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立止血在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808次

    作者:周建波,王继华,肖旭平,黎高新,冯晓辉

    【关键词】  立止血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手术,术中、术后均易出血,术中出血多,则影响手术操作,延长手术时间,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出血多,则延缓术腔的恢复,加重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我院自2003年8月~2004年12月,在功能性鼻窦内镜围手术中应用立止血(Reptilase,Solco,Switzerland),在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根据慢性鼻窦炎分型分期标准(1997年海口标准),按照病情严重程度随机分组,观察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4.9岁;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5.7岁;Ⅰ型2期各9例,Ⅰ型3期各12例,Ⅱ型1期各15例,Ⅱ型2期各13例,Ⅱ型3期各9例,Ⅲ型各2例,根据病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情严重程度基本一致。两组病例术前经查血常规均正常,凝血时间在正常范围,肝肾功能无异常。

        1.2  方法  观察组所有患者按术前1ku立止血肌肉注射,术中2ku立止血静脉注射,术后1ku立止血静脉注射,对照组则不用立止血注射。两组病例术前1h均静脉滴注抗生素,术前30min均用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术后均常规继续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按吸引瓶中总液体量减去生理盐水量,再加上术中填塞鼻腔止血时所用纱条中的含血量(每条纱条按5ml计算)。

        1.3  手术方法  Ⅰ型2期,A术式:钩突+前中筛切除术;Ⅱ型1期、Ⅱ型2期,B术式:A术式+息肉摘除+后筛开放;Ⅰ型3期、Ⅱ型3期和Ⅲ型,C术式:B术式+全蝶筛开放。

        2  结果

     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出血量(ml)、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总住院费用(元)、平均总住院费用(元)、平均术后填塞天数(天),见表1,两组之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1)观察组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78ml(4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减少18min(17.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观察组平均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增加11.6元,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4)观察组平均术后填塞天数较对照组减少0.92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1.06天,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3  讨论

     立止血是从蛇毒中分离得到的、以止血作用为主的酶制剂。其中含有2种成分:(1)巴曲酶(Batrox-obin),亦称巴特罗酶(Batroase)、爬虫酶(Reptilase);(2)微量的凝血因子脂依赖性激活剂(phospholipid-depending factor X activator,FXA,简称X因子激活物)[1,2]。立止血的作用机制是巴曲酶在局部血管破损处促进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并加以巩固[3~5]。在止血前的短暂时间,FXA在血管破损处促进凝血酶生成[3,6],血管破损处,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暴露其磷脂表面,而FXA能将浓集于磷脂表面的因子X激活成Xa,后者与Ca2+、因子a及血小板磷脂(PF3)形成复合物――凝血酶原酶促进血管破损处的凝血酶形成。在凝血酶原酶复合物中,因子a是其活性中心,凝血酶原酶使因子a激活凝血酶原为凝血酶的速度加快约2万倍。此外,单独因子a也能缓慢裂解凝血酶原为凝血酶。因而可以说,FXA在促进血管破损处凝血酶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种引导和催化作用,即引导a因子的生成并使其高效激活凝血酶原。综合上述观点,可能在FIm聚合为FIp时需要一剂量累积过程,即当FIm的生成达一定量时(与Fg比例大于1∶5),FIm和FIm之间及FIm和Fg之间作首尾两端聚合,生成Fip,进而在伤口处发挥止血作用。平均出血量减少40.1%,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痛苦,术后填塞天数减少,缩短住院时间,加快了恢复过程,住院费用得到平衡,两组总费用差异不大,并未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在使用中,经查肝肾功能、凝血全套,发现无肝肾功能异常,无PT、APTT延长,无致敏现象及血管内凝血发生,高度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大血管性出血,单独使用立止血,效果不可靠,此时关键是处理血管性出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止血措施。

        [参考文献]

        1  James EF,Reynolds,Martindale.The extra pharmacopoeia,30th Edition.Singapore:The Royal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1993,923.

        2  James EF,Reynolds,Martinolale.The extra pharmacopoeia,30th Edition.Singapore:The Royal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1989,1132.

        3  李树昌,孙录.立止血的药理与临床应用.中国药房,1994,5(4):34-35.

        4  Jurg Meier,Kurt Stocker.Reptilase-The history and mode of action of hemostyptic drug from snake venom origin,1992.

        5  Kurt Stocker,Jurg Meier.Medical use of snake venom proteins,1990,136-140.

        6  刘隽湘.输血疗法与血液制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0-47.

       作者单位: 410005 湖南长沙,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一篇: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1 033例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内镜术50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