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鼻息肉1例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755次

    作者:贾子欣【关键词】  非霍奇金

        鼻腔恶性淋巴瘤病理检查缺乏特异性,早期症状又缺乏特征,常易造成误诊和漏诊[1]。现报告1例误诊的鼻腔恶性淋巴瘤病例,患者开始误诊为鼻息肉,给予手术切除后,最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左侧渐进性鼻塞4年,加重伴复视4天”入院。患者入院前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鼻塞,渐加重,伴脓涕,偶伴涕中带血,嗅觉差,偶伴有头晕不适。2年前曾就诊于外院,诉外院取左鼻腔内肿物做病理,病理报告为“鼻息肉”(报告已丢失),并行前鼻镜下“左鼻息肉”摘除术,症状一度缓解,后又渐加重。4天前出现复视,遂来我院就诊。鼻窦CT及双眼CT示双侧上颌窦、筛窦、蝶窦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充填,CT值为+50HU,以左侧为重,其相邻骨质密度减低,变薄,部分缺损。双眼CT平扫未见异常,印象为双侧副鼻窦内软组织影,考虑息肉,不除外内翻性乳头状瘤。查体:心肺(-),肝脾未及。耳鼻喉科检查:鼻部无畸形,右侧中下鼻甲肥大,鼻道(-),左侧鼻腔内可见大量淡红色赘生物,触韧,易出血,鼻腔内正常结构不能窥及,副鼻窦区无畸形,无压痛。眼科检查:双眼视力正常,左眼球轻度向前外突出,左眼睑轻度水肿,眼球活动无受限,眼底正常。请眼科会诊,分析患者复视原因为炎性眶脂水肿所致,嘱给予氟美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5天。并于我科门诊取左鼻腔内肿物送病理,病理诊断为:送检组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并可见肉芽组织形成。患者应用激素5天后,复视减轻,诊断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3期(左)、Ⅰ型3期(右)。遂于局麻强化鼻内镜下行左侧鼻息肉摘除、鼻窦病变清除术。术中见左侧鼻腔及鼻窦内大量息肉样物,用吸切钻吸除,见上颌窦内有黏稠样物,吸除后,见窦内黏膜水肿,黏膜给予保留,开放蝶窦,见蝶窦内为脓液,右侧鼻腔为鼻窦炎性改变。术后处理同鼻内镜术后处理,术后患者仍有复视。病理报告是左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B中细胞型),CK(-),CD20(+),CD45RO(-),K(-),λ(+)。遂转入血液科进行化疗。随访1年无复发,现仍在随访中。

        2  讨论

     原发性鼻腔及鼻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结外淋巴瘤的一种,临床上较少见,其症状出现较晚,且易误诊,早期确诊较困难。主要局部症状包括鼻塞、鼻出血、流涕、头痛、鼻部肿胀、复视、突眼等。全身症状包括为盗汗、发热、体重下降[2]。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为鼻腔、鼻窦内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可见黏膜增厚,发生液化坏死少见。增强后呈轻至中度强化,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鼻腔、鼻中隔前中段、鼻前庭、鼻窦,并有鼻中隔前段黏膜对称性增厚和鼻前庭皮肤增厚的表现[3]。非霍奇金淋巴瘤向外侵犯主要为膨胀性生长,表现为肿瘤边缘光滑,受压骨壁弯曲、粗糙、密度减低,塑形是虚线样改变,而其他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多为侵蚀性破坏,这也是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的特征。对本例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病史误导。患者既往于外院曾行前鼻镜下鼻息肉摘除术,病理为鼻息肉,因此很易诊断为鼻息肉复发。(2)CT检查误导。CT检查无特异性改变,印象为双侧鼻旁窦区软组织影,考虑息肉,不除外内翻性乳头状瘤,极易误诊为鼻息肉。(3)病理诊断失误误导。常规病理检查如取材不当或因组织大片坏死继发感染,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坏死与炎性细胞浸润而导致诊断困难,因而误诊。(4)对本病缺乏认识。由于鼻腔恶性淋巴瘤的早期临床表现不一,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往往凭自己的主观经验去诊治,较易误诊、误治,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林海,甄泽年,杨浦文,等.鼻腔恶性淋巴瘤误诊3例分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89-90.

        2  姜义道,万俐佳,王钦.上颌窦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19):806.

        3  苏开明,徐洁洁,齐明哲,等.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特征.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5):261-263.

        作者单位: 050700 河北新乐,新乐市医院耳鼻咽喉科(△药械科)

    ↑上一篇: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内镜术5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下鼻甲药物封闭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