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耳鼻咽喉科学》

    鼻内镜下双极射频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1005次

    作者:黎柱杨 田君海 张爱萍  作者单位:543000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喉科(黎柱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田君海);湖北省荆州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张爱萍)

    【关键词】  鼻内镜下 双极射频等离子 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造成鼻塞的主要原因之一,自2004年起应用鼻内镜下双极射频等离子消融术治疗50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符合慢性肥厚性鼻炎诊断标准的患者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14~50岁,平均28岁;病史0.5~5年,平均3年。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无效。鼻窦CT除外慢性鼻窦炎。病情分级:下鼻甲肿大或肥厚紧贴中隔或鼻底为+++级,与鼻中隔及鼻底尚有缝隙为++级,轻度肿大为+级。本组50例中,+++级30例,++级15例,+重级5例。      1.2 仪器 德国ASAP鼻窦内镜及显示系统;美国安泰双极射频等离子手术系统。      1.3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以1%的卡因麻黄素棉片行鼻腔表面麻醉2~3次,射频工作能量控制功能率在4~5档。操作前将射频刀头蘸生理水,在0°鼻内镜监视下,选择下甲肥厚部分前端刺入刀头,沿其长轴方向由前向后消融至下甲后端(不穿出黏膜),后徐徐回撤刀头,至刺入点时踩凝血踏板2~3s撤出刀头。整个操作时间持续约10~15s。根据下甲肥大情况,可采取中隔、游离缘等2~3处进刀消融。术中于鼻内镜下可见下甲黏膜在消融膜在消融后有明显的条形收缩。术后常规给予1%麻黄碱液滴鼻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1]  治愈:治疗后下鼻甲恢复正常,下甲内侧与鼻中隔之间宽度>0.3cm以上;有效:下甲肿大或肥厚比治疗前改善+~++级,下甲内侧与鼻中隔之间宽度在0.1~0.2cm;无效:治疗后下鼻甲肿大及肥厚无改变,下甲内侧与鼻 中隔之间<0.1cm。       2 结果       50例患者中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大部分患者于数小时内出现鼻痒、喷嚏、流清涕及鼻塞现象,持续1~2d上述症状渐缓解。术后3d见下鼻甲稍肿大,刺入点处有少许伪膜。术后1周大部分患者鼻黏明显好转,鼻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术后1月评价疗效:1次治愈43例,有效7例,无效0例。术后随访半年,无萎缩性鼻炎发生。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往治疗多采用硬化剂注射、冷冻、微波、激光等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但往往同时伴有鼻腔局部肿胀重,恢复时间长,术后鼻腔干燥甚至并发萎缩性鼻炎等缺点。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则是利用射频能量使离子刀头与组织间的电解质液形成等离子薄层,层中离子被电场加速后将能量传递给靶组织,使靶组织中细胞在40~70℃下被打开分子键,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氯化物,从而使组织产生凝固、坏死、脱落、瘢痕收缩而获得减容效果[2] 。该技术具有痛苦小、出血少,对周围组织损伤轻,并能有效保护下甲黏膜完整的优点。但以往行射频消融治疗多是在前鼻镜直视下进行,对下甲后端部分,往往不能充分估计刀头进入深度,而致下甲后端消融不足成穿透至鼻咽部。在鼻内镜下实行该技术,则可在直视下观察到离子刀头于下甲黏膜下潜行情况,既避免了刀头过分深入透下甲黏膜,又做到了充分减容肥大的下甲后端,明显提高了手术治愈率并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宁毅,张建中.双极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系统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553.

      2 Powell N,B Riley RW,Cuill eminuolt C.Radiofrequency tongue base reduc-tion in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A pilot syudy.Oto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9,120:656-664.

     

    ↑上一篇:鼻咽部异时性重复癌1例
    ↓下一篇:“C”型鼓室图在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