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发表时间:2014-10-24  浏览次数:1436次

    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在血管阻塞早期进行积极治疗,可显著缓解和治疗临床症状和体征,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笔者选择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400例,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7月进行治疗的 · 5 1 4 5 · 吉林医学2014年8月第35卷第24期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400例,其中男209例,女191例,年龄52~78岁,平均(62.50±4.50)岁,发病时间1~7d,平均(2.50±1.00)d。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先天性疾病、肝功能、肾功能严重损伤、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及严重药物过敏者。

    1.2 检查方法:400例患者首先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采用HP-4500GE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线阵(5~12)MHz,部分肢体肿胀检查髂静脉者用凸阵探头3.5MHZ。检查者取仰卧或俯卧位,下肢外展采取两侧对照,由近及远,先横切面后纵切面扫查顺序,依次为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及胭静脉。如果单肢股静脉有病变时,再向上逆行查髂静脉,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时直接探查下腔静脉。然后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诊断率。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数据录入计算机,选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和病变部位: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诊断率、血管阻塞位置等情况,并对比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操作时间及检查费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操作时间(27.56±5.84)min、检查费用(201.83 ±16.58)元,均显著低于血管造影检查操作时间(77.48± 16.76)min、检查费用(615.46±21.74)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未发生严重后果。

    3 讨论

    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过去主要依靠血管造影术诊断。近年来血管超声检查技术发展迅速,具有同时提供实时解剖图像和血液动力学信息、非侵入性、相对价廉和可重复检查等独特优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临床诊断困难,在早期常表现为下肢沉重感、轻度肿胀、疼痛、浅表静脉曲张等,若不及时治疗,导致急诊就诊时完全堵塞较多,患者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才就诊,虽经溶栓治疗有好转,但几乎都遗有静脉瓣功能不全[2]。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进行扫描为无创性检查,可多次重复性操作,无严重不良反应,对身体无损伤、无影响。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在医院中为必备的超声检查设备,临床检查较为普遍,操作方法简单,同时检查费用相对低廉,漏诊和误诊率较低。采用血管造影技术进行检查,能较好地显示出血管阻塞病变的部位和情况。但不可重复操作,为有创性检查,对患者身体和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检查操作方法复杂,在规模相对较小的医院不能进行及时的检查,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同时在检查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会导致患者发生危险[3]。DV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静脉超声检查能检出位于肢体近端或远端的阻塞性或非阻塞性静脉血栓,准确性与静脉造影术相近;还能查明引起肢体肿胀或疼痛的其他原因,如血肿、淋巴水肿、窝囊肿和静脉受压迫等,因此已成为诊断DVT的首选方法。笔者对进行治疗的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400例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结果显示诊断率和血管阻塞病变部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针对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检查诊断率较高、血管阻塞位置准确、操作时间短、检查费用低,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早期诊断率、及早开展积极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宜临床中广泛应用和开展,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4 参考文献

    [1] 刘金玲.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4):60.

    [2] 孙文东,刘 研.急性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2):148.

    [3] 丁 中,李志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9):1181.

    [收稿日期:2014-03-04 编校:徐强]

    ↑上一篇:64排CT血管造影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