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麻醉学》

    纳洛酮在急性中毒昏迷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1075次

    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乙醇、镇静催眠药物中毒昏迷132例,经应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抢救治疗,临床观察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急性重度乙醇中毒102例,男74例,女28例,年龄17~62岁,饮高粱曲酒、白酒100~500 ml;急性重度镇静催眠药中毒30例,男8例,女22例,年龄18~64岁,服用地西泮 60~150片,三唑伦10~30片。就诊时间1~7 h。

    1.2 临床表现:深昏迷、呼吸浅慢、不规则或潮式呼吸,面色灰白或青紫,皮肤湿冷,瞳孔有时散大,有时缩小,对光反射消失,早期可有肌张力增强,抽搐,下肢腱反射亢进,部分病理反射阳性,后期全身肌肉松弛,各种反射消失,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二便失禁,呼吸抑制,发生肺水肿4例,心律失常18例,休克28例。

    1.3 治疗方法:抢救中毒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如洗胃、导泻、强心利尿、护肝、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酌情降颅内压及抗生素治疗感染、吸氧外,对昏迷治疗均用纳洛酮,给药途径本组病例采用静脉给药,开始剂量为0.4~0.8 mg静脉推注,无反应5 min增加1.2~2.4 mg或按0.01~0.0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持续静脉点滴,直至患者苏醒。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无异常改变。

    1.4 疗效观察:重度乙醇中毒15 min后显效,半小时后症状减轻,患者在2 h后完全清醒。镇静催眠药中毒2 h见效,4~6 h清醒。在苏醒的同时血压亦不同程度地回升,治疗中未发现惊厥及其他不良反应。

    2 讨论

    急性乙醇中毒由于服下多量乙醇或酒类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急性乙醇中毒与吗啡中毒有相似之处。应用盐酸钠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主要是解除β—内啡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改善脑皮质的供血状况,稳定细胞膜上的 Na+-K+-ATP酶,从而保护和恢复脑细胞功能,使患者迅速清醒,神志精神恢复正常,是盐酸钠洛酮用于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理论基础[1]。

    镇静催眠药中毒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状态,应用盐酸钠洛酮治疗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主要是通过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增强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作用,改善脑细胞ATP的代谢,促进细胞内 CAMP增多,血乳酸水平降低,稳定细胞膜解除内啡肽抑制PGE 兴奋呼吸与循环呼吸的抑制作用,使中毒患者呼吸频率增加,通气量增加,血压升高,心脏恢复正常。

    本组几种中毒所致昏迷,全部用盐酸钠洛酮抢救成功,最大剂量用至2.4 mg,未发现不良反应,但对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者及对麻醉剂成瘾者促发戒断症状者,故都应慎用。笔者认为钠洛酮优于其他催醒剂,见效快、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大,能缩短疗效、催醒和观察时间,尤其适用于院前的急诊抢救。

    3 参考文献

    [1] 俞锐敏,章仕坚,蒋亚斌,等.大剂量钠洛酮治疗安眠药合并乙醇混合中毒患者疗效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41(3):351.

    ↑上一篇:高龄患者麻醉6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罗哌卡因联合瑞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