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的预防作用

    发表时间:2015-04-21  浏览次数:1469次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AF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明显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AF引起的栓塞事件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中AF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中AF的患病率(1.16%与0.55%,P<0.001),因此如何对发病高危因素进行修正的一级预防相对于特异性的疾病治疗显得更有意义[1]。笔者通过口服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探讨对高血压患者AF发生的预防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2009年4月原发性〖JP2 〗高血压患者256例,男142例,女114例,年龄(47.5±7.5)岁。入选病例符合以下标准:①无哮喘病史,高血压病史在5~10年,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3 kPa),舒张压<90 mm Hg,均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②未有AF发作史;③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心房颤动或多源性房性早搏;④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最小心率> 40次/min,平均心率>70次/min;⑤左心房内径<35 mm;⑥无肝、肾、肺等其他脏器纤维化疾病。把患者分为对照组(标准降血压)及治疗组(标准降血压+酒石酸美托洛尔),每组128例,两组患者性别、身高、年龄、体重、病程、心率、左心房内径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兰迪)5 mg,1次/d和氢氯噻嗪12.5 mg,1次/d口服维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兰迪5 mg,1次/d和氢氯噻嗪12.5 mg,1次/d口服,加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2次/d口服〖JP2〗治疗。对所有病例4年中的房颤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中每6个月均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研究前、后均抽空腹血,3 ml加入试管中,3 000 r/min离心10 min,温度约在15℃左右,取上段血清作为检测标本,于-20℃冰箱中保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 PC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服药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均完成试验。

    1.3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TX-*3〗±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血压下降情况: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分别是:收缩压降幅[(9.0±1.6)mm Hg与(7.0±0.7)mm Hg]及舒张压降幅[(8.3±1.5)mm Hg与(6.1±0.4)mm 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后两组AF发生情况:治疗间治疗组AF发生8例,对照组AF发生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ICP-PCⅢ、TGF-β1比较:治疗前两组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 治疗组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患者出现房颤难以实现即刻检查心电图,故本研究采用定期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检测心房纤维化程度作为评价指标。Spach研究提示[2],AF的发生随心房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心房间质纤维化是AF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PⅠCP、PCⅢ及 TGF-β1水平的监测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方法,是目前反映心肌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3 ]。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AF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实际检测不能把患者所有AF均记录在案有关,同时观察时间不足也是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而治疗组 PⅠCP、PCⅢ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酒石酸美托洛尔能够延缓心肌纤维化进程。近年的研究[4-6]发现自主神经在AF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刺激或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均可诱发AF,其张力变化促进心房电重构,并导致不同部位电重构的程度不一致,增加心房的电不稳定性。心房不均一性交感神经过度支配,构成了AF进展的重要基质[7]。Coumel等依据临床发作特点将AF分为迷走神经介导型和交感神经介导型[8]。交感神经介导型AF以交感神经兴奋为诱因。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通过阻断自主神经实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以逆转心肌纤维化,从而减少AF发生。尤其对于心率较高的患者即交感神经兴奋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阻断自主神经效果更加明显。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可以实现对高血压患者AF发生的预防作用。    

    4参考文献

    [1]Guglin M,Garcia M,Yarnoz MJ,et al. Non-antiarrhythmic medications for a t rial fibrillation: f rom bench to clinical practice [J] . J Interv Card Elec t rophysiol,2008,22 ( 2 ):119.

    [2]Spach MS. Mounting evidence t hat fibrosis generates a major mechanism for at rial fibrillation [J] . Circ Res,2007,101 (8):743.

    [3]邱国松,陈君柱,胡晓晟,等. 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与心肌纤维化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 的关系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2001,16 (5): 339.

    [4]Zhou J,Scherlay Bt,Edwards J,et al . Cradient s of at rial refractorine ss and inducibility of at rial fibrillation de to atimulation of ganglionated pl exi [J] . J Cardiovase Elect rophsiol,2007,18 (1):83.

    [5]Pat terson E,Po SS,Scherlay BJ,et al . t riggered firing in palmnary ve ins intiated by in vit ro autonomic nerve stimulation[J] . Heart Rhyt hm,2005, 2 (6):624.

    [6]Hou Y,Scherlay BJ,Lin J,et al . Triggered firing in pulmonary Veins int iated by invit ro autonomic nerve stimulation[J],Heart Rhyt hm,2005,2 (6):624.

    [7]SwissaM,Zhou S,PazO,et al. Caninemodel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 n and paroxysmal atrial tachycardia [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5, 289 (5): H1851.

    [8]Coumel P,Friocourt P,Mugica J,et al . Long2term prevention of vagal atr ial arrhythmias by atrial pacing at 90Pminute:Experience with 6 cases[J] . Pac ing Clin Electrophysiol,1983,6(3 Pt 1):552.

    [收稿日期:2013-12-03编校:潘宏竹]

    ↑上一篇:瑞替普酶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石河子地区高血压患者血清NOS活性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