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老年医学》

    强化术前访视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971次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忧虑、孤独、特别是意外创伤等会使其面临手术时,产生焦虑和紧张的负面情绪;另外老年人由于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下降,使其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工作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在术前通过对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收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1-2]。术前访视是围术期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其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在围术期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56例老年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选择需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12例,男60例,女52例,年龄60~83岁,平均(74.34±11.23)岁。手术种类:妇科29例,普外科54例,骨科20例,泌尿科9例。将上述11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按医嘱行常规术前护理、饮食指导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前访视,访视内容为:①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 d详细阅读病历及护理资料,了解患者病情、手术史、术前各项检查结果、饮食及睡眠情况等;②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同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体位、麻醉方法,消除老人对手术的疑虑;③观察并询问老年患者心理需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同时表达对老人的理解和关注;④讲解术前注意事项时,语言尽量通俗易懂、简短精悍、便于记忆,同时对个别记忆力差或听力差的患者时,要将注意事项写于纸上,方便患者及家属阅读[3];⑤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和手术方式进行个性化术前访视。

    1.3 观察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1 d、入室后及术毕3 d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焦虑情况进行研究。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定,该表是由Zung于1971年编制而成,共包含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SAS评分<50分为正常,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试验组心率和血压比较:与术前1 d晨比较,对照组入室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照组和试验组SAS评分比较:试验组入室后和术毕3 d SAS 评分较术前1 d晨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入室后和术毕3 d SAS评分较术前1 d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术前访视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术前访视可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走出手术室深入到病房与患者接触,从单纯的对手术配合转变为连续的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是护理工作的进步。经临床研究显示,术前访视对缓解老年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顺利渡过围术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为此,作者将术前访视应用到老年患者的手术当中,以促进患者手术安全进行。

    手术对躯体的创伤性刺激会使患者产生不良应激反应,按照现代应激学的应激原理,手术事件、手术室陌生环境、孤独都会成为应激源,引起患者身体非特异性反应,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等,产生应激综合征而加重患者的病情[5-6]。作者根据这一原理,对试验组患者加强术前访视,结果对照组入室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显著升高,与术前1 d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前访视可缓解术中血压和心率波动,减轻应激源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焦虑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见负面情绪,该负面情绪是疼痛的催化剂,可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入室后和术毕3 d SAS评分较术前1 d晨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术前访视给护士提供了主动接触患者的机会,为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减轻了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7-8]。

    总之,通过积极的术前访视可减轻老年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同时有助于保持血压和心率稳定,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4 参考文献

    [1] 刘凤芹.术前访视对老年患者心理的影响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3(13):163.

    [2] 盖 红.术前访视在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161.

    [3] 周 红,冯 梅,曲雪红.老年手术患者术前访视的交流技巧[J].青岛医药卫生,2006,38(3):226.

    [4] 陆双喜,李根发,李志强,等.术前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23(7):1918.

    [5] 程荣荣.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对老年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10.

    [6] 何希华.术前访视对老年骨折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12.

    [7] 高艳敏,李艳菊,田丽静.术前访视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59.

    [8] Mokashi A,Leatherbsrrow B,Kineey J,et al.Patient communication during cataract surgery[J].Eye,2004,18(2):147.

    [收稿日期:2013-07-16 编校:徐强]

    ↑上一篇:3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下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