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老年医学》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11-12  浏览次数:1314次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作者:杨劲松    作者单位:132013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按照治疗组与对照组2∶1的比例随机给予稳心颗粒或心律平治疗。结果:稳心颗粒对无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24小时心电图监测中,房性和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与心律平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稳心颗粒对老年冠心病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心律失常 老年

    资料与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5月收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9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比例为2∶1,稳心颗粒治疗组60例,心律平组30例。稳心颗粒组年龄63~90岁,平均73.6&plusmn;13.5岁;心律平组年龄65~82岁,平均71.7&plusmn;16.2岁。两组性别和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均进行相关临床症状等级评价,临床症状包括心悸、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乏力及头晕等;同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及凝血相指标检查,并做普通心电图及24小时心电图(HoIter)检测。治疗组服用稳心颗粒,每次1包(9g),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心律平,每次10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两组在观察期内均不用与本病治疗有关的或与研究药物类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程结束日再次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及凝血相指标检查,并进行普通心电图及24小时心电图(HoIter)检测。      疗效判定标准:被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心律失常疗效标准。症状等级:无-,轻+,中++,重+++。①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症状等级下降++及以上);②有效:症状改善(症状等级下降+);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症状等级无下降或增加者)。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8%,对照组总有效率79.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较好的疗效。      稳心颗粒治疗组对房性早搏改善的总有效率70.0%,显效率13.3%;对室性早搏(包括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及多源性室早)的总有效率81.7%,显效率20.0%;心律平对照组对房性早搏改善的总有效率73.3%,显效率26.7%;对室性早搏的总有效率80.0%,显效率23.3%;两组对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Holter心律失常改变情况比较(略)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讨论      对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在治疗上必须考虑到几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患者年龄因素。老年人因为全身各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对药物代谢有直接影响的肝肾功能下降,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方面与青年人有明显的不同;二是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心功能状态,是决定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数发生在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肺部疾患等老年常见病,同时这些疾病往往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或者合并有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异常而出现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复杂情况,使临床用药选择受到制约。三是患者的依从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是长期过程,如果药物的不良反应多,必然使患者对药物的信心产生影响[1]。      目前在临床上常用的针对心律失常,尤其是各类型早搏的治疗药物包括Ic类的心律平(普罗帕酮)。该类药物的使用较为普通,对房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都有效,但由于其减弱心肌收缩力和一定程度的&beta;受体阻滞的作用,因此应用于伴有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部疾患或窦房、房室传导阻滞的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时必须谨慎[2]。同样,在老年人中应用该类药物也有诱发心功能不全或导致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异常。其他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beta;受体阻滞剂药物等同样因为不良反应的原因,在老年人中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总之,目前应用于老年人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着一些不足,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致心律失常效应,对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制约了其临床应用。      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在解决一些疾患、疑难杂症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尽管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其药理机制可能不够深入和清晰,但其临床疗效是确切的。步长稳心颗粒是近年国家批准的第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其组方中含有党参、三七、甘松等天然草药。动物实验提示稳心颗粒对药物所致心律失常有明显治疗作用,同时还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冠脉流量及左心室作功、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增加氧利用率的作用。国内多家医院的临床研究显示了稳心颗粒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及室性早搏、房颤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方面的确切疗效[3]。此外,稳心颗粒对改善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一定作用。由于其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时,对心肌收缩力和心脏传导系统无不利影响,在患者中使用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良好。本研究结果显示,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冠心病各类型早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冰.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吉林医学,2007,28(7):936-938.

    2 张新军,葛宁. 稳心颗粒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24小时心电图检测结果的影响.华西医学,2005,20(2):263-264.

    3 葛宁,吴锦晖. 步长稳心颗粒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华西医学,2004,19(2):194.

    ↑上一篇:胸腺肽α1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下一篇:伊曲康唑、硝酸咪康唑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80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