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9-01  浏览次数:1086次

    高血压作为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是患者血压升高,进而对患者的心、脑、肝、肾等器官造成损伤。一旦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就需要长期服药不能中断,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高血压已经被我国纳入社区护理之中。对此,笔者选取了3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对其中的1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市某社区2010年4月~2012年4月间的28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的320例患者,临床初步诊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肝、肾、脑等器官损伤。将32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0例,其中观察组中患者男89例,女71例,年龄范围为50~79岁,平均(64.2± 9.3)岁,病程为4~30年,平均(14.5±7.2)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60.9±8.4)mmHg(1mmHg=0.1333kPa)和(96.6±14.7)mmHg;对照组中男85例,女75例,年龄范围为48~81岁,平均(62.7±10.2)岁,病程为5~30年,平均(14.9±8.6)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62.3± 9.1)mmHg和(98.2±13.9)mmHg,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不仅采用药物治疗还辅以社区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健康档案、健康知识普及、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管理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具体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位参与研究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饮食习惯、吸烟室以及血压和服药情况等,并定期进行跟踪记录;②健康知识普及。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知识普及宣传,使患者对高血压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③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尽量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多摄入蔬菜、水果以及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运动计划,如散步和太极拳等,每天运动半小时为宜;⑤自我管理指导。指导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指导患者独立进行血压测量等,同时重点要增加患者的治疗和服药依从性;⑥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乐观面对生活,学会进行自我调节。

    1.3评价指标: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同时比较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率、高血压控制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2007结合SPSS19.0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利用t检验法结合χ2检验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比较:社区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如下表1所示,可知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社区护理干预前均相差不大(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疗效比较:如下表2所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知晓、不良生活习惯改变、高血压控制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十分那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是由多种因素如生理、心理、病理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它是心血管疾病中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患者只有通过各种手段维持血压的稳定,减少器官的损伤,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患者一经确诊为高血压就需要长期服药,又由于患者不可能一直在医院接受护理服务,因此我国已将高血压纳入到社区护理的范畴。在本研究中,也显示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知识知晓、不良生活习惯改变、高血压控制以及并发症情况等方面也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总而言之,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使患者的血压维持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治疗和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4参考文献

    [1]张亚,王惠珍,高钰琳,等.构建《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A):68.

    [2]张亚,王惠珍,高钰琳,等.高血压社区护理实用规范的构建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8):728.[3]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62.

    [4]毛俊,钟华菽,李亚清,等.中老年人临界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2003,18(19):707.

    [5]姜小鹰,张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与护理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2007,42(2):105.[6]汤启梅.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社区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2):21.

    [7]刘昱昕,贾书磊,何朝珠,等.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572.

    [收稿日期:2013-11-25编校:李兵/郑英善]

     

    ↑上一篇: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相结合的心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下一篇:氯吡格雷抵抗研究新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