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情绪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28  浏览次数:1047次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不良的情绪状态往往导致病情的反复或恶化[1]。因此,笔者就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情绪的影响作用做具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入院诊治的 16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制订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60例患者中,其中男82例,女78例,年龄 51~84岁,平均(66.3±4.8)岁。随机将1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病房卫生管理、饮食护理等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首先在患者入院后安排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因素评估,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据此制订每个患者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告知患者冠心病通过合理控制血压、血脂、吸烟、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因此对该病无需恐惧、焦虑与抑郁。并且在医疗保护制度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及时了解病情及检查结果。护士主动接近患者,进行有技巧的谈话,温和友善地缓解患者孤独的情绪。护士应保护患者的自尊心,使患者感到受人重视、受人尊敬,有独立人格,使患者感到得到了妥善的治疗、护理,增强对医院的信赖,增强恢复健康的信心。经常变换体位,做些轻微活动,使肌肉放松,消除紧张情绪。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了解周围环境,了解对自己的治疗和护理计划。

    1.3评价标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 (SDS)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SAS与SDS均满分为100分,轻度为53~62分,中度为63~ 72分,重度为72分以上。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均应用SPSS16.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干预前两组患者在SAS评分无差异,经干预后,试验组的SAS评分显著下降,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抑郁:干预前两组患者在SDS评分无差异,经干预后,试验组的SD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的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冠心病是目前公认的身心疾病,消极情绪引起机体神经功能亢进,引发心肌缺乏,诱导心律失常,进而产生心绞痛、冠心病等,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患者病情反复、恶化。心理干预的开展首先需要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医者仁心的情怀,在对患者进行社会心理状态的全面评估后,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办法。护士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医患关系,通过与患者耐心、温和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并为其分析病情及治疗计划,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眼神、表情表达对患者的支持与鼓励,使其有效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减少患者孤独、寂寞的情绪。并注意在护理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方案。护士还可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指导其在生活中照顾患者、在感情上安慰患者,鼓励患者的亲友探视陪护,强化社会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友爱与关心,使患者在良好的心态中接受疾病的治疗。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无显著改变,而应用心理干预的试验组在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改善,提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

    4参考文献

    [1]江辅珍.浅析冠心病负面情绪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 [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412.

    [收稿日期:2014-03-12编校:朱林]

     

    ↑上一篇: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
    ↓下一篇:评价机械辅助通气在急性心力衰竭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