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8-01  浏览次数:993次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也是心脏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2]:①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Ⅲ级,或Ⅳ级但病情稳定。②精神正常,窦性心律, LVEF<40%。③无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3 kPa),无高钾血症(>5.5 mmol/L),无显著性血肌酐升高(>265.2 μmol/L),无双侧肾动脉狭窄,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无相关的药物治疗禁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63.1±13.2)岁;病程(38.1±8.2)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5例,Ⅲ级31 例,Ⅳ级4例。发病原因:冠心病13例,肺源性心脏病14例,高血压26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63.2±13.4)岁;病程(38.3±8.3)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7例,Ⅲ级30例,Ⅳ级3例。发病原因:冠心病15例;肺源性心脏病17例,高血压23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强心、利尿、吸氧、应用洋地黄、血管扩张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开始应用为12.5 mg/d,1次/d,而后根据患者心率和血压情况增加剂量,每2周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可为50 mg/d。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1.3 效果评价:①治疗效果[3]。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或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无变化或恶化。②心功能相关指标,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峰值比(E/A)等。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呕吐、嗜睡、头晕、恶心、腹泻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2.2 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见表2。两组LVES、LVED、 LVEF和E/A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引发的一种综合征,心脏功能上的异常可逐渐进展为结构上的异常,从而又进一步降低了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终末期的常见病情。心力衰竭发展到比较严重时,可以脱离病因而独立进展,常规治疗可以在部分程度上改善病情,但由于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复杂,而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常规治疗有时候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考虑加用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治疗[4]。肾素原血管紧张素原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长期兴奋是心力衰竭发生和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5]。就交感神经系统对病情的不良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6]:①可引起周围血管收缩和心脏血管容量增加,进一步引起心室容积和压力加大,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心脏局部缺血。②通过与β-受体作用增加心率。心衰的特点是收缩力随心率的增加而减弱,心动过速加重对心脏的损害,导致病情恶化。③甲肾上腺素(NA)作用于β-受体可导致心肌细胞机能障碍和死亡,刺激末端心脏分化细胞的生长并提高其氧化应激性,导致心脏结构的变异。由于上述这些有害影响,因此采用β-受体阻滞剂阻断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成为临床考虑的治疗思路之一。本次应用的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主要具有以下特点[7-8]: ①阻滞儿茶酚胺类物质与心脏β1-受体的结合,降低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毒性作用,使心脏肾上腺素β1受体密度上调,从而使心肌收缩力有一个很好的储备,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有更好的耐受性。②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对代谢无明显不利影响,对运动耐量影响较小,能显著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可在不明显改变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压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心脏前负荷,使心力衰竭患者射血分数增加,增强心功能。③具有额外的扩血管作用,具有一氧化氮介导的舒张血管和抗氧化属性,发挥更为广泛的治疗作用,延缓和纠正心脏结构的变异,降低炎性因子,神经因子等对病情进展的影响,从而使其他药物的治疗更加有效。从本次结果来看,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观察组的LVES, LVED, LVEF和E/A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笔者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于病情稳定的中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考虑。

    4 参考文献

    [1] 高润霖,胡大一.心血管病诊治新进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78.

    [2] 陈雀敏,张 健,韦丙奇,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口服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9(3):245.

    [3] 刘建国,田新利,李俊峡.心力衰竭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J].医学与哲学,2013,34(12):20.

    [ 4 ] 崔 炜. 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实际问题[ J ] . 临床荟萃,2013,28(12):1321.

    [5] 赵 凯.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新进展[J].重庆医学,2014,43(3):371.

    [6] 谢燕霞.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作用[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3,1(1):36.

    [7] 刘 志,华 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447.

    [8] 冷晓宁,贾 静.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4):569.

    [收稿日期:2014-05-13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下一篇:他汀类药物对轻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 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