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血生化及心肌酶学检测对于早期发现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4-06-04  浏览次数:913次

      支原体肺炎(MP)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导致的急性呼吸道及肺部的炎症,是引发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占儿科临床各种类型肺炎的10%以上[1],且常合并有肺外其他器官损伤。肺炎患儿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而引发心肌缺氧性损伤,而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则可能在此基础上加重心肌损害。因此,早期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心肌损害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的心肌损害并寻找早期预警指标,作者对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和45例普通肺炎患儿展开了病例对照研究,现将研究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所有患儿血清特异性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其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儿童MP的诊断标准[2].另选45例同期住院的普通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个月至7岁,平均3.4岁;对照组患儿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8个月至7.5岁,平均3.4岁。所有患儿既往病史均无心肌损害病及肝功能损害,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一般情况和心肺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犘>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患儿于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检测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MP-IgM的测定采用即时检验(POCT)被动凝集法。AST、LDH、CK、CK-MB测定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组患儿均针对病因给予常规治疗,出现心肌损害的患儿给予维生素C、能量合剂、1,6-二磷酸果糖针剂等营养心肌治疗。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狓±狊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狋检验,以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液生化检测指标比较观察组患儿TP水平为(73.16±13.24)U/L,对照组患儿TP水平为(74.52±14.17)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观察组患儿ALT水平为(46.95±11.04)U/L,对照组患儿ALT水平为(33.64±6.68)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观察组患儿T-BIL水平为(12.91±3.73)μmol/L,对照组患儿T-BIL水平为(12.76±3.42)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指标比较观察组患儿CK水平为(186.74±63.19)U/L,对照组患儿CK水平为(171.56±54.32)U/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而CK-MB、LDH和AST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见表2.  3讨论  MP是引发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约占儿童肺炎的10%~20%.肺炎患儿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而引发心肌缺氧性损伤,而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则可能在此基础上加重心肌损害[3].关于MP的致病机制目前仍无定论,微生物学研究显示,支原体是在生命结构上处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体积最小的致病微生物之一[4].支原体不含细胞壁结构,主要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侵入宿主后紧贴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阻碍纤毛运动并对上皮细胞产生破坏作用[5].对人体免疫系统而言,支原体作为一种特异性变应原引发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进而使气道呈现高反应状态,导致气道乃至肺泡的慢性炎症,阻碍肺泡内气体交换,最终导致心肌缺氧受损[6].此外,MP还可通过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全身多个器官组织导致病理损害[7].也有学者认为,MP导致肺外组织损害(包括心肌损害)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能是心、肺、肾及平滑肌上皮有自身抗体存在,肺受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引发多种血清学反应,即MP导致的感染免疫反应[8].综合各方学说,MP致病机理主要通过其直接毒性损害与免疫病理损伤共同起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ALT、CK-MB、LDH、AST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MP患儿心肌损害的各项标志物水平升高较非MP患儿更为明显,表明MP患儿心肌受损程度较非MP患儿更加严重。AST主要存在于细胞线粒体中,当肌细胞严重受损时释放入血,使检测值明显异常[9].LDH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内,可以用于心肌疾病的检查,但特异性不强[10].作者认为,对MP患儿应该更加注重对心肌的保护。遇不典型病例伴随心脏表现、以心脏症状为首发表现者或已经确诊为心肌炎患儿,均应想到有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导致心肌损害可能,做到早期治疗。对于诊断明确的MP病例,如果出现高热、精神状况异常、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表现应尽早完善心肌酶谱与心电图检查,以早期发现MP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在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吸氧、营养心肌、补充能量并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对改善疾病的预后可起积极作用。总体而言,MP患儿的心肌损害比普通肺炎患儿严重。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ALT、CK-MB、LDH、AST等指标,有助于早期预警心肌细胞受损,防止严重心肌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乔静,庞新丰。不同类型小儿肺炎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28-29.  [2]诸福棠。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408.  [3]徐建利,吴志光。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4):12-14.  [4]张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3):246-247.  [5]梁少媛,陈广道。肺炎支原体急性期感染患儿心肌酶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176-177.  [6]努尔革乃·热合曼,阿依妮萨罕·努斯。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3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07-508.  [7]张芝爱,王阿静。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治疗策略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26):10-12.  [8]张美品。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77-178.  [9]南慧梅。小儿支原体肺炎与心肌酶谱的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79-2780.  [10]任畅。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伤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78-178.  [11]邹武军,李晓丽。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9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13-7714.  [12]熊玉乐。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67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4):53-54.  (收稿日期:2013-12-10)

    ↑上一篇: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高血压病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特征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