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参芪转律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29  浏览次数:991次

    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窦性心动过缓为心内科难治疾病,抗心律失常易加重心动过缓,而应用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显然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解决这一难题。2008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院内制剂参芪转律胶囊治疗该病30例,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纳入60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均经本院内二科确诊,采用区段随机化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65.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1个月。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5.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2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与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1]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缓诊断标准;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③年龄在45~75岁之间;④最低心率不低于45次/min。1.3 排除标准①年龄在45岁以下,75岁以上;②合并室速、室颤者;③极度衰竭不能服药者;④经检查证实由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者;⑤纽约心脏病分级心功能Ⅳ级及急性左心衰者;⑥由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者;⑦最低心率低于45次/min者。1.4 治疗方法1.4.1 治疗组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包括:硝酸异山梨酯10 mg,口服,3次/d;阿司匹林0.1 g,口服,1次/d;辛伐他汀10 mg,口服,1次/晚;根据血压予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时予参芪转律胶囊(由太子参、黄芪、桂枝、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酸枣仁、茯苓、地龙、牛膝组成,本院制剂室制备,制剂号:Z20050867,每粒0.5 g),每次4粒,口服, 2次/d。疗程为30 d。1.4.2 对照组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具体药物及服用方法同治疗组。疗程为30 d。1.5 疗效标准1.5.1 室性期前收缩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3]拟定。治愈:心悸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好转:心悸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有改善;未愈:心悸症状及心电图无变化。1.5.2 窦性心动过缓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窦性心律,24 h动态心电图示心率>60次/min,但<100次/min,24 h总心搏数86 400~144 000次;好转:窦性心律,24 h动态心电图示心率较前加快,但<100次/min,24 h总心搏数72 000~144 000次;未愈:窦性心律,心率较前无变化或<45次/min, 24 h总心搏数<72 000次。1.6 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窦性心动过缓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1 2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表2 2组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窦性心动过缓疗效比较3 讨论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属中医学“胸痹”、“心悸”范畴。多由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宗气外泄,气血阴阳亏虚,心脉不通,心失所养,而发为胸痹、心悸。基于此,笔者以益气与养阴并重,佐以安神的中药方剂参芪转律胶囊进行治疗。方中太子参甘、平,微苦,补气生津;黄芪甘、温,补气升阳,二药合而为君,以益气养阴。麦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用于心阴虚,心烦、心悸;五味子滋阴生津、补益心肾、宁心安神;茯苓益心脾而宁心安神;龙骨、牡蛎镇惊安神,与酸枣仁合用加强安神之功;桂枝通血脉、止悸动,共为臣药。地龙、牛膝长于通行经络,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安神定悸之功。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黄芪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小板黏附力,减少血栓形成[4]503;麦冬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耐缺氧能力,增加冠脉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缩力,有改善左心室功能与抗休克作用[4]551;牡蛎多糖具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等作用[4]467。地龙可抑制异位心律,缩短心律失常时间[5];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作用,明显对抗J点和ST段抬高,呈现抗心肌缺血作用[6]。本观察结果表明,参芪转律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窦性心动过缓可明显减轻患者心悸症状,提高心率,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3] 陈贵廷.最新国内外疾病治疗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2:[4] 高学敏.中药学[M].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5] 沈谦受.地龙对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J].湖南医学杂志,1982 (6):[6] 郭宝珠.张复夏.王慧云.等.蚯蚓提取物体外杀精及抗阴道毛滴虫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研究,1997,13(4):

    ↑上一篇:高血压病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特征研究
    ↓下一篇:|曼性肝炎患者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后诱发1型糖尿病并酮症二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