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大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5-05  浏览次数:898次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指的是血压升高原因不明确的一类高血压。左心室肥大,主要指的是患者的心脏左心室同右心室相比,其形状更长、更接近圆锥形,并且它的横切面形状也呈现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轮廓。造成左心室肥大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心肌对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的自然反应外,高血压、主动脉狭窄、淤血性心衰竭、肺动脉高压、心肺病、前部心肌梗死、左心室动脉瘤、二尖瓣逆流、心内膜炎、心包膜积水、扩张性心肌病变、二尖瓣狭窄以及增生性阻塞性心肌病等都可能引起左心室肥大,因此,它有通常被视作为心脏病的前兆之一。本文选择自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82例,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患者41例,观察组患者41例),并分别采取赖诺普利和缬沙坦方法进行治疗,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1]。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49~72岁,平均(60.84±4.26)岁。将8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男24例,女17例,观察组患者41例,年龄49~68岁,平均(58.43±3.78)岁;对照组患者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45~72岁,平均(63.56±2.84)岁。经临床诊断分析显示,82例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的典型病症,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压、心率、体征等方面的常规检查和护理,并嘱咐患者在治疗前2周开始停用所有原有的降压药物。

    1.2.2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赖诺普利进行临床药物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每天口服赖诺普利胶囊(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280,10mg/粒),剂量为1粒/次,1次/d,晨起顿服,连续用药6个月。当用药1个月后,患者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剂量为2粒/次,1次/d。

    1.2.3 观察组:对患者采用缬沙坦进行临床药物治疗[2]。具体方法为:患者每天口服缬沙坦胶囊(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217,80mg/粒),剂量为1粒/次,1次/d,晨起顿服,连续用药6个月。当用药1个月后,患者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时,可适当增加用药量,剂量为2粒/次,1次/d。

    1.2.4 护理治疗:医护人员要叮嘱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严禁一切辛辣食物和烟酒。并每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检查,对出现异常或不良反应的患者,要及时的上报相关主治医生,并及时地采取针对性的正确措施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82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CG变化情况分析: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MI值均呈现明显的下降,其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性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值为(166±14)/(101±4)mmHg(1mmHg=0.1333kPa),治疗1个月后的血压值为(149±13)/(98±3)mmHg,治疗3个月后的血压值为(147±11)/(92±3.5)mmHg,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值为(141±10)/(89±3)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值为(167±16)/(99±5)mmHg,治疗1个月后的血压值为(160±12)/(94±4.45)mmHg,治疗3个月后的血压值为(146±10)/(93±4)mmHg,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值为(140±11)/(85±6)mmHg。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CG变化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 时间LVPWT(mm)IVST(mm)LVDD(mm)LVMI(g/m2)

    观察组  41

    治疗前  12.1±1.9    12.9±2.0   50±3 1   46±11

    治疗后  9.9±1.5      10.2±1.1  46±2 1   19±16

    对照组  41

    治疗前   11.9±1.5   13.0±1.9    49±1   140±10

    治疗后   10.2±1.1    10.4±0.9    46±4   118±16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比较(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mmHg)    治疗1个月后(mmHg)   治疗3个月后(mmHg)   治疗6个月后(mmHg)

    观察组 41(166±14)/(101±4)  (149±13)/(98±3)  (147±11)/(92±3.5)  (141±10)/(89±3)

    对照组 41(167±16)/(99±5)  (160±12)/(94±4.45)  (146±10)/(93±4)  (140±11)/(85±6) 

    注:1mmHg=0.1333kPa3

    3讨论  

    缬沙坦(XST),是一种口服的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它适用于多种高血压病症,对患者的心脑肾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7]。赖诺普利,是一种单用或联合使用的抗高血压口服药物,适用于多种程度的高血压或肾性高血压病症[8-10]。经过分析比较显示,采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大患者,其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值较之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左心室肥大症状也有明显的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采用赖诺普利治疗的患者在疗效上的差异不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参考文献

    [1] 杨 艳.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2,10(15):1106.

    [2] 刘 淼,高 敬,华 琦.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疗效及左室肥厚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0,8(11):1031.

    [3] 杨 艳.缬沙坦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1,23(08):1215.

    [4] 包敏敏,石来新.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大的影响———附35例报告[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12,6(23):164.

    [5] 袁良俊,赵继先,张焕鑫,等.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硬化和左室肥厚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12(3):1068.

    [6] 吴 浩,武维恒.缬沙坦与吲哒帕胺联用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及降压疗效的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2,4(23):417.

    [7] 李龙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学论坛杂志,2012,1(9):137.

    [8] 关 伟,王云燕,孟心怡.缬沙坦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影响及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24(4):1581.

    [9] 刘蓉昕,吕晓红,陈星海,等.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7,28(17):1899.

    [10] 童惠平,王亚军,张雪瑞,等.心电向量图在顺钟向转位心电图中鉴别诊断右心室肥大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1,32(29):6191.

    [收稿日期:2013-09-01 编校:陈伟/郑英善]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炎性反应控制以及脂蛋白的影响
    ↓下一篇: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