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高压氧治疗CO中毒40例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5-05-05  浏览次数:1380次

    CO(一氧化碳)中毒是CO被人吸入后,与血液内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中毒的一种临床常见病。高压氧治疗是临床医学治疗CO中毒患者的最有效的首选办法,而综合全面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3~55岁,平均(34±11)岁;重度中毒5例,中轻度35例。29例(72.5%)患者为生活取暖不当所致,解除CO时间1~48 h。1.2方法:使用国产空气加压氧舱患者进入舱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压力从0升至0.1 MPa开始吸氧并计时,压力达到0.14 MPa稳压,吸氧30 min ,通风5 min,然后再吸氧30 min结束,开始减压,每天氧疗1次。

    1.3综合护理:患者入舱前,检查急救物品的准备情况,并嘱患者排空二便。禁止患者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禁止穿戴化纤衣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教会患者掌握正确的吸氧方法,意识不清的患者留置导尿管。氧疗期间要求医务人员全程陪同。 进舱后,操舱人员在加压时要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记录,加压应遵循先慢后快、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季节调整舱内温度。医护人员在加压时提醒患者做吞咽动作,以平衡中耳气压,若发现患者有呕吐、呼吸困难、休克等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操舱人员。稳压吸氧阶段协助患者扣紧面罩,以便充分吸氧,减少患者活动,配合治疗。减压时打开引流管,匀速减压,告知患者不要着凉、闭气、剧烈咳嗽,防止气压病的发生。出舱后及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嘱患者卧床静养,稳定情绪。记录患者出舱后的情况,与病房的医护人员做好交接班,交代患者或家属加强锻炼及下次治疗时间。患者在CO中毒后,往往会出现焦虑、烦躁等常见情绪状态,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对其相应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耐心讲解治疗的安全性,以消除其紧张心理。患者进舱后要与其保持联系,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鼓励家属做好开导工作,稳定患者情绪,减轻心理包袱。

    1.4观察指标:生活质量的评价应用WHO生活质量量表, 针对总体健康、疼痛与不适、日常生活能力、血常规、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对患者进行评价,分数范围为0~100分,除了疼痛与不适与依赖性方面,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学处理:数据均应用SPSS 16.0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TX-* 3〗±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升高,护理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压氧治疗是CO中毒的常见临床治疗方法,他能够增加患者体内血氧含量,促使血红蛋白解离,使得CO和碳氧血红蛋白排出体外,恢复正常的供氧能力,减轻中毒症状。高压氧治疗每一个环节的护理工作都是救治患者的关键,快速而充分的准备,熟练而默契的治疗配合,护理人员丰富的高压氧知识和经验及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视,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后遗症、并发症及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1]。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公认的治疗CO中毒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一快(意识恢复快)、二高(高有效率、高治愈率)、三少(死亡少、中毒性脑病少、并发症少)的优点成为CO中毒患者选择高压氧治疗的最重要的标准和依据。

    4参考文献

    [1]罗惠萍,林红征,秦丽湘,等.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研究,2009,6(15):52.

    [收稿日期:2014-01-16编校:朱林]

    ↑上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下一篇:观察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实施效果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