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口腔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12-26  浏览次数:1020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杨鑫溢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云南大理,671000

    杨玉芬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云南大理,671000

    杨艳萍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云南大理,671000

    杨晓丽                  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云南大理,671000

    口腔护理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护理方法之一。特别对于口腔内有创口的患者,口腔护理起着尤为突出的护理治疗作用。通过口腔护理,恢复口腔生理功能,防止继发感染,促进口腔内创口的愈合。口腔护理能清洁牙齿表面及牙齿间隙内的食物残屑及污垢,防止牙石沉积,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臭,适应患者的生理及社会活动的需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口腔护理的目的

    口腔护理是采用氧化剂和消毒剂机械的清除口腔内脱落的上皮细胞及滞留在口内的食物残渣,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努力使口腔趋于“无菌环境”,保持口腔清洁。

    2 口腔护理的方法

    根据病情可选用2%的碳酸氢钠或1.5%的双氧水、0.05%甲硝唑液、口泰、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洁。

    2.1含漱 含漱是最常用的方法,鼓励患者起床后、睡觉前和每次进餐后根据需要选用上述药液含入口内3分钟-5分钟后吐出,再用生理盐水漱口。

    2.2擦洗 擦洗是最彻底和必要的步骤,即按照临床上通用的口腔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操作[1],首先用口腔镜牵开口角及唇颊粘膜,右手持血管钳或齿科镊,夹棉球或棉纱蘸上述药液作逐区,逐牙清洗,再用生理盐水漱口。

    2.3冲洗 用于不能自行含漱,口腔分泌物较多的患者,治疗初期每天冲洗2次。操作方法为医护人员将上述药液经输液设备在高位压力下,向口腔内冲洗,或者用注射器冲洗;并置弯盘于口角处承接冲洗液;冲洗时最好选用半卧位,头向前倾;最佳方法应在牙科综合治疗机上进行,可利用牙科综合治疗机上的吸唾管吸出冲洗液。冲洗时应注意避开伤口。冲洗以口内清洁为标准。口内冲洗完毕后应为患者清洁面部。

    3 效果

    通过加强口腔护理,清洁口腔,促进了口腔生理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了由于口腔不洁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的治疗护理作用。临床上我们从1995年成立口腔颌面外科至今,长期坚持上述规范的口腔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4 讨论

    4.1正常人的口腔本身潜藏有大量的多种类型的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形成细菌共栖,维持着相对的平衡。平素身体健康,机体抵抗力较强,通过喝水、进食、刷牙、漱口等活动,对口腔内的细菌起到了一定的清除作用,即口腔的自洁作用。当口腔颌面外伤,手术造成口腔内有创口,口腔活动受限,不利于食物残渣及细菌的清除,进而造成口腔自洁作用差,难于保持口腔卫生,促进病菌的生长繁殖,细菌与宿主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容易继发口腔内感染[2]。加强了口腔护理,机械的清除脱落的上皮细胞及滞留的食物残渣,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尽量保持口腔清洁,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4.2口腔为呼吸道、消化道的共同开口,且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分泌的涎腺液通过各自的导管直接流入口腔内,且口腔内存在着牙周带及腔隙,促成口腔呈半厌氧状态[3]。为细菌的生长繁殖营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当口腔颌面部外伤、手术,口腔内有创口时,分泌物排泄到口腔内,上皮细胞的脱落,口腔内清洁度差,不利于伤口的愈合。通过加强口腔护理,机械清洁口腔,尽量保持口腔的清洁,促进口腔生理功能的恢复,防止继发感染,促进口腔内创口的愈合。

    4.3口腔护理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护理方法之一。特别对于口内有创口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既达到护理患者口腔的目的,也达到治疗的作用。通过口腔护理,清洁创口,努力创造口腔内的“无菌环境”,争取为伤口一期愈合创造条件。

    4.4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外伤、手术、疾病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躯体功能状况差,产生不良的情绪造成心理和精神创伤,容易并发口腔粘膜溃疡,口腔内有并发炎症,易造成口臭、厌食,口腔内伤口更容易造成感染,严重者可导致全身严重感染。加强口腔护理,去除口臭,保持口腔内清洁,促进食欲。加强饮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又促进伤口的愈合。

    总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口腔护理,既达到护理患者口腔,又达到治疗的作用。保持了口腔内的清洁,促进伤口的愈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丁言雯主编.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第1版:107-110.

    [2]李秀娥.实用口腔理颌面外科护理及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22.

    [3]刘红,贺静,张静等.食管术后患者应用口泰漱口液含漱的效果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01-502.

    ↑上一篇:中药漱口液用于鼻饲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肝移植延期关腹患者的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