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创新护理管理工作理念,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

    发表时间:2012-12-25  浏览次数:1091次

    作者                单位

    张  玲    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濮阳,457000

    王建萍    河南濮阳市人民医院,濮阳,457000

    年初,卫生部提出了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1],医院作为省辖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重点联系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在全院强化“以病人为中心,让患者满意”倡导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细化服务流程,推出细节服务新举措,一年的工作实践使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7%,提升了整体护理水平。

    1 强化细节管理 提供无缝隙服务

    1.1 提出“限时服务”满足病人需求。活动开始护理部便提出在全院开展“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投诉”专项护理活动,就住院病人生理、舒适、安全等23 项内容的病人问卷调查,确立护理服务改进重点项目,如针对病人“希望及时准确进行各种治疗护理”这一需求,来调整工作程序,优化工作流程制定护理路径并实行首诊负责制,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10 分钟内完成生命体征监测,1 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每天八点前完成晨间护理,上下午各确保半小时专段时间与病人沟通交流;工作就在病人身边,确保病人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执行。体现“服务由我们做好,满意靠病人评价”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1.2 “亲情服务”拉近护患距离。病人入住示范病区后,除有责任护士负责其病情观察、治疗用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外,更要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改善住院环境,为其开创最佳的就诊、修养环境,病区内利用插花、油画等温馨标示来满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心理、康复、锻炼等需求,让患者住院如同在家一样感到温馨舒适、愉悦。同时,编制“服务健康知识手册”,进行沙龙式座谈使患者对医院的环境、管理、文化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1.3 “省心服务”解决病人困难。。试点科室着力从落实基础护理,满足生活照顾入手,实行弹性排班,坚持“始终临在”的护理服务理念,做到住院有人接,检查有人陪,健康教育全过程,功能锻炼有指导,生活起居全程协助的护理办法。从患者的治疗、护理到洗漱、喂饭、翻身、扣背、按摩等一切工作均由责任护士全面完成、协助完成和指导完成,使患者感到舒适进一步解除家属的后顾之忧。

    2 立足基础护理 提升专科水平

    立足做实基础护理,准确把握分级护理原则,强化责任护士甄别病人的自理能力落实完全代偿、部分代偿、支持-教育3 种模式。对危重病人实行基础护理量化管理,将口腔护理、床上浴、洗头、导管维护、卧位护理等常见基础护理项目明确执行时间、频率及效果标准,使基础护理项目由“软指标”变为“硬指标”。为保证基础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就饮食、排泄、活动、巡视、舒适、管道、晨晚间护理、围手术期等卫生部细化制定的17 项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24 项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项目[2]及新的护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礼仪规范等相关内容编制成“优质护理服务管理规范手册”全院人手一册下发600 余名护士,使护士从事护理活动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到位,此举措得到了省厅及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和推广应用。

    3 指导流程改造 提高工作效率

    3.1 护理流程设置上重视精细化护理管理,要求各个科室的药柜、无菌柜、库房等存放处均分类存放、标示清楚、定期检查。尤其对抗生素、氯化钾、细胞毒性药物等类高危药品及一次性耗材单柜存放,毒麻药物加锁保管,班班交接,抢救车药品器誡实行日查对交接功能状态。严格执行护士四看五查一巡视管理,坚决杜绝违反护理操作规程事故发生。

    3.2 将健康教育纳入流程管理,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科室根据病种特点,拟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处方,确保责任护士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拓宽健康教育的广度深度,使患者的知、信、行得到改变,从而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提高遵医行为。

    3.3 强化设备投入,节约工作时间。医院加大对病房基础设施的配置,先后为临床科室配置了多种适用、节力先进的护理用具,如多功能床、冰毯、气垫、功能垫、监护仪、输液泵、安全标示牌、洗头车、餐桌、微波炉、电吹风等用具,努力满足病人全方位需求、使病人住院期间更加舒适安全,护士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减轻了护士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理管理更加规范。

    4 科学制定表格式护理记录单 真正把护士还给患者

    4.1 护理书写如何把护士从繁重的书写工作中解脱出来,使护士真正的走进病房贴近病人,护理部在严格把握卫生部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简化表格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积极听取各科意见并结合专科特点,设计制定了18 种各科表格式护理记录单,投入使用一年来,护士书写时间由原来的每天3~4 小时改为20~30 分钟,解除了护士工作困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服务满意度。

    4.2 加强人性化管理增强团队凝聚力。护理部让具有二级心理咨询师护士和护士长组成心理咨询团队,有计划安排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门诊,对需要心理帮助的病人和护士进行专业干预,使其正确面对压力源,保持心理健康。同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帮助困难护士和矛盾家庭护士、心理障碍人员谈心聊天、陪伴关爱、救助服务等活动,让其感受到护理团队大家庭的温暖和爱,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和自豪感;当护士的家人生病住院时,志愿者主动与其调班,让其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提高护士的组织支持度。

    4.3 人性化自我弹性排班,表彰优秀护士。针对有的护士需要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教育提升,实行了人性化自我排班,在既定的工作量班次要求下,允许护士根据个人需求自主排班及预约登记排班,护士长再根据工作量、人员结构等进行统筹微调,使护士在工作有人需要加班时随时通知随时赶到,病人不需要有太多护士照顾时能及时调休,使护士有较多的时间自由支配,最大化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医院在开展示范病房科室采取了增人增物增设备一律不计入科室成本的前提下,并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好的先进科室和护士进行表彰奖励,今年医院示范病房的护士长获得了全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先进个人”,有效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4.4 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通过不断完善细节管理,从细微之处改进工作流程,最大限度的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病人积极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护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使各项服务均以患者为中心,从而给患者提供更全程、更优质、更温馨、更安全的护理服务。而护理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必须在医院内创造一种改革创新氛围,卫生部这一举措很好促进了护理活动的持续改变,护士的作用地位很好提高,病人极大受益,社会认可领导满意。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 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S].2010,1,26.

    [2]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等文件的通知》2010,1,22.

    [3] 崔妙玲,藤艳娟.流程再造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51-553.

    ↑上一篇: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科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