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落实基础护理与提高护理质量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25  浏览次数:1122次

    作者           单位

    钟筱兰    解放军第451医院心内科,710054

    邓  莹    解放军第451医院心内科,710054

    我科是心血管内科病房,拥有41张床位,其中重症监护室设有10张床位,老年患者多,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生活自理能力差,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和行为障碍,极易发生并发症。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已是我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探索可行途径以加强基础护理和人文关怀,把基础护理落到实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是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下开展工作,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转变护理观念

    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护理质量的水平。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基础护理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持久的工作激情,提高基础护理与专科治疗同等重要的意识。

    要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内涵的认识,就要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强化思想观念与护理伦理道德观念,彻底转变观念和态度,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从基础工作着手,热爱每项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基础护理质量长效监管机制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应对的策略只能是把基础护理落到实处,扎扎实实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加大对基础护理的管理力度,建立基础护理质量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强化基础护理的质前控制、环节控制及终末控制,以及常规化、制度化的抽查考核等方法和途径,有效防止基础护理环节疏漏,强化护士的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1]。

    3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医院管理者要深刻认识目前存在的护士人员不足现象,合理进行人力资源调配,增加护士编制,建立绩效考评机制,采用激励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可适当增添助理护士,培训后协助临床护士工作,缓解护理工作的压力。同时合理设置护理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护士培训,分层次有计划地培训不同岗位护士,突出专业特色,使护士牢固掌握基础护理技能,确保护理工作质量[2]。

    4注重细节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4.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心内科患者年龄普遍较大,在器官老化、功能低下和患有多种慢性病的基础上,很容易形成新的疾病。

    据报道33.8%的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可表现为淡漠、倦怠、意识改变等不典型症状,所以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测量生命体征,加强预见性护理,在对原发病进行观察护理的同时,随时注意多器官病变的出现,重视患者的病史,关心患者的各项功能检查情况,及时准备好所需的救护物品。

    4.2做好清洁护理:护士要不断完善基础护理工作,尤其是保持病人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加强口腔护理,鼓励患者早、晚清洁口腔,正确有效地翻身、拍背、局部按摩等,对大便失禁的患者,更要保持皮肤清洁无糜烂、床单无污染,避免出现并发症。对出现压疮的患者要加强护理,及时评估,及时上报。

    4.3加强防护措施:针对患者年龄普遍较高,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使得患者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为了保证患者安全,要建立醒目的标识,如特殊治疗标识、药物过敏标识,跌倒、鼻饲、膀胱冲洗、输血等标识,减少对老年患者造成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防跌倒是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的重要内容,要有醒目的防跌倒警示牌,保持地面干燥,防止病人滑到。部分病人需及时加床档,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严格执行护理巡视制度,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易跌倒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加强防护。

    4.4严格遵守药疗原则:让病人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常用剂量及给药目的。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因老年人健忘,自己服药易漏服或误服,因此,要看着患者服下。输液时要勤巡视,注意输液速度,严格掌握总量,以免增加心脏负荷。

    4.5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接近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需求,注重语言态度,经常给患者讲解相关治疗检查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对视力减退行动不便者,可由专人协同进行日常生活护理,为老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用行动赢得患者的信任,以配合临床治疗护理活动。

    4.6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是防治疾病的专家,而患者则是了解自身的专家,教育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对于患者教育应宽容接纳、灵活多变、注重实效,并依据个体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增强其自信心、自尊心,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

    5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

    基础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够深入病人的内心,体验其喜怒哀乐。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精细的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加强护理人员情感的培养,让其学会换位思考,提升护士的爱心、耐心、细心,热情周到地为病人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苏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 15

    [2]李春玉,齐艳.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演变及现存问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9

    [3]安鹏宇.危重患者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4(1):41

    ↑上一篇: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与护理对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