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替罗非班干预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5-18  浏览次数:610次

      作者:李潞,赵红丽,刘丽敏,王宇,李纯,谭力力,张晓丹 作者单位:沈阳医学院附属沈洲医院心内科,沈阳 110002

      【摘要】   目的: 观察使用国产替罗非班干预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因非ST段抬高ACS住院的患者79例,于入院48小时内行PCI治疗,替罗非班组38例,对照组41例。所有患者于PCI术后行心肌呈色显分级判定,在发病就诊时,PCI后第7天及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心脏事件。结果: 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发生心肌无再灌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6个月LVEF无统计学差异,但替罗非班组PCI术后LVEF恢复好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在非ST段抬高ACS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同时改善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减少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creen the effection of tirofiban on reperfusion and heart function after perca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in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79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PCI undertaken in all patients within admission 48 hours,that were design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irofiban used or not: tirofiban group (38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1 cases),Myocardial blush grade (MBG)were survey. 2-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were survey at base line and seventh-day,6-month after PCI in two groups. cardiac events were to observe. Results: The baseline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was similar in two groups(P>0.05);no-reperfusion in tirofiban group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P<0.05);and LVEF higher in tirofiban group after PCI(P>0.05); but cardiac events rat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tirofiban may improve reperfusion and heart function,reduce cardiac events rate after PCI.

      【KEY WORDS】 Tirofiban; Coronary disease; Angioplasty; Transluminal; Percutaneous coronary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Platelet glycoprotein Ⅱb/Ⅲa receptor inhibitor,GPⅡb/Ⅲa)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途径—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的结合,而成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阻止血栓形成的有效药物,对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以及PCI后再狭窄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内黄色不稳定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对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行早期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干预可明显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观察使用国产替罗非班干预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首次因非ST段抬高ACS住院的患者79例,男49例,女30例,平均年龄(58.8±12.6)岁。诊断依据2002年ACC/AHA有关UA/ NSTEMI指南[1],所有入选者均为中危及高危患者,并于入院48小时内行PCI治疗,除外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史,合并重度感染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PCI禁忌症者。根据是否同意自费使用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集团生产)分组,替罗非班组38例,对照组41例。

      1.2 方法

      1.2.1 冠状动脉造影和PCI及用药 冠状动脉造影采取2个或2个以上投照体位,确定病变血管及部位,罪犯血管前向血流按照TIMI分级标准。PCI采用常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方法。PCI术前嚼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各300mg,替罗非班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负荷量,10μg/kg在3min内推注,并继以0.15μg/(k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48~72小时。所有患者于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酌情使用如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

      1.2.2 心肌显色分级(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 PCI术后选择最佳投照角度和效果,给予足够曝光时间,直至冠状静脉显影,行心肌呈色显分级判定。并常规在PCI术后即刻经冠状动脉注射硝酸甘油100ug以排除冠脉痉挛引起的血流缓慢,判定MBG分级。依据Van Hof等[2]方法进行MBG分级。MBG 0级:无心肌显影或对比密度;MBG1级:有少许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MBG2级:有中度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但不及同侧或对侧非罪犯动脉造影时的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心肌部分灌注;MBG3级:正常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与同侧或对侧非罪犯动脉造影时的心肌显影或造影剂密度相当,心肌完全再灌注。MBG0~1级为心肌无再灌注,MBG2~3级为心肌再灌注,MBG3级为心肌完全再灌注。

      1.2.3 超声心动图检查 于发病就诊时,PCI后第7天及6个月时检查,受检者取左侧卧位,行常规系列标准切面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且均取3个不同的心动周期测定值的平均值。

      1.2.4主要临床心脏事件(MACE):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以电话、书信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

      1.2.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表示,同组比较采用Friedman检验,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如 表1所示,两组间比较,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注:肌钙蛋白T浓度>0.1μg/L为阳性;两组间比较,各项均无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患者MBG比较

      如表2所示,替罗非班组发生心肌无再灌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达到MBG3级者多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如表3所示,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6个月LVEF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替罗非班组PCI术后LVEF恢复好于对照组。

      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14.6±5.5)天比(15.3±6.8)天,P>0.05]。替罗非班组无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发生,对照组有1例再发心肌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后病情好转后出院。随访6个月,替罗非班组发生2例主要心脏事件,1例再发心肌梗死死亡,1例因再发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对照组发生3例主要心脏事件,均因再发不稳定性心绞痛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替罗非班组无严重出血事件。

      3 讨论

      替罗非班是一个非多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在非ST段抬高ACS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提示,在非ST段抬高ACS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同时改善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减少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2.3 主要临床心脏事件表2 两组患者PCI术后MBG比较注: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抗血小板治疗是严重心肌缺血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替罗非班通过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膜上Ⅱb/Ⅲa受体结合,占据了其上的结合位点,使Ⅱb/Ⅲa受体不能与凝血因子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由于替罗非班强有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使其延迟或抑制血栓形成,缩小血栓形成的大小,动物实验表明本药持续静滴可使血栓不易形成,并促进再灌注[3]。由于血小板聚集发生在血栓形成的早期,因此在ACS早期使用替罗非班或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预防性使用效果较好。在本研究中,替罗非班同肝素及其它抗血小板药物同用,并未发生严重出血,且更有利于心肌灌注,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这与PRISM-PLUS[4]研究结果一致,PRISM-PLUS[4]研究表明替罗非班可使非ST段抬高ACS患者近期死亡,心肌梗死或难治性缺血的发生率减少32%,替罗非班与肝素和阿司匹林合用可明显减少ACS缺血性意外的发生率。

      MBG分级法作为一种新的评估方法,通过造影剂回流时的分布和密度了解心肌再灌注情况,有助于对TIMI血流进行进一步分类和补充,对评估心肌再灌注状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PCI术后罪犯血管MBG分级分析显示,替罗非班与肝素,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合用可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但因无复流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及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这一结论尚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Braunwald E,Antman EM,Beasley JW,et al. ACC/AHA 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ummary articl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Committe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Circulation,2002;106:1893~1900

      2 Van’t Hof AWJ,Liem AL,Suryapranata H,et al. Angiographic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primary angioplasty fo r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yocardial blush grade.Circulation,1998;97:2302~2306

      3 McClellan KJ,Goa K L. Tirofiban:a review of its use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Drugs,1998;56:1067~1080

      4 The PRISM Study Investigators. A comparison of aspirin plus tirofiban with aspirin plus aspirin for unstable angina.N Engl J Med,1998;338(21):1498~1505

    ↑上一篇:医院-社区一体化高血压管理模式干预效果评价
    ↓下一篇: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