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口腔医学》

    前牙根尖周囊肿根管治疗54例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9-10  浏览次数:1250次

    慢性根尖周炎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肉芽肿以及慢性根尖脓肿等。其中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便是患者出现了根尖周囊肿的情况,患有此种疾病后,临床症状主要体现在牙床出现了反复肿胀或者牙床出现了流脓的情况[1]。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对其分别采用单纯根管治疗与根管治疗+手术的方法完成治疗后,治疗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54例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患牙共60颗,其中男35颗,女25颗;患者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56岁,平均(35.6±1.5)岁。其中中切牙为25颗,侧切牙为30颗,尖牙5颗;患者前牙存在瘘管17颗,无瘘管43颗。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发现,患者临床均未表现出自觉症状,患牙主要体现在出现了龋坏以及其他非龋性牙体病,或者患者出现牙冠变色无光泽的情况;叩诊,患者的患牙出现了不适的感觉;对患者进行温度测试,患牙没有任何反应;患者患牙没有出现松动的情况,牙龈没有出现红肿以及萎缩的情况;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患者牙齿根尖圆形/椭圆形透射区直径超过0.5~1.6 cm,并且边界较为清晰,周围骨质较为密集,出现清晰的白线将整个透射区环绕。

    1.2方法

    1.2.1B1组患者治疗方法:针对B1组患者,采用单纯根管治疗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完成麻醉后开髓,拔髓,对根管工作的长度进行准确测定,利用逐步后退法准备对患者实施预备根管。一方面进行扩锉,一方面利用次氯酸钠溶液以及生理盐水对患者交替进行冲洗。利用CP对根管进行擦拭,有效对根管进行干燥,利用丁香油氧化锌糊剂联合牙胶尖侧压法对根管进行有效充填,应用磷酸锌水门汀进行垫底,利用复合树脂完成充填。针对根尖周囊肿(囊液渗出)患牙,对其实施开放引流。直至患者根管内部没有出现渗出状态后,对根管进行充填;针对囊肿较为严重、没有出现感染以及囊液较为严重的患者,在麻醉的状态下在患者患牙唇(腭)侧囊肿膨隆处的位置利用注射器进行穿刺,将囊液有效抽出,确保根管始终干燥,按照常规预备根管,实施消毒工作,完成后充填根管。完成手术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年要求患者进行复查[2]。

    1.2.2B2组患者治疗方法:针对B2组患者主要选择根管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对患者完成常规根管治疗之后,在当天或者治疗的第2天于口腔颌面外科对患者实施根尖周囊肿摘除术进行治疗。完成手术后的3个月、6个月以及1年要求患者进行复查。

    1.3疗效判定:治愈:患者没有表现出自觉症状,牙齿无叩痛没有松动感,根尖瘘管能够有效愈合,患者咀嚼功能较好,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根尖周组织影像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好转:患者没有自觉症状,牙齿无叩痛没有松动感,根尖瘘管能够有效愈合,患者咀嚼功能较好,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根尖周透射区出现了显著缩小的情况;无效:患者没有达到上述的任何要求。

    1.4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处理,以率表示B1组与B2组之间的比较情况,以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B1组与B2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例(%)]

    时间

    (月)B1组治愈好转无效B2组治愈好转无效3个月0(0)15(55.56)12(44.44)0(0)13(48.15)14(51.85)6个月1(37.04)16(59.26)10(37.04)1(3.70)15(55.56)11(40.74)12个月19(70.37)5(18.52)3(11.1)17(62.96)6(22.22)4(14.82)

    3讨论

    根尖周囊肿属于慢性根尖周炎病变的一种,临床将患者根管内含有的病原刺激物有效清除后,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根管治疗,能够成功确保根尖周组织在自身修复的作用下,疾病逐渐好转。

    单纯根管治疗具有诸多的优点,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产生的疼痛较小、操作简单并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此外,其能够有效保留充分的牙根长度,并且确保冠根比例正常,从而保证患者患牙能够成功发挥咀嚼功能,进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比较发现,针对患者采用根管治疗+手术的方法给予治疗后,患者多数都表现为牙根吸收以及冠根比例较小的情况,之所以出现此种情况,分析同患者出现囊肿的大小、出现囊肿的部位以及对患者选择手术方法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关系。总之,针对前牙根尖周囊肿患者,临床采用根管治疗后往往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着不足,此时需要配合对患者实施根尖切除术;但针对患者采用根尖切除术进行治疗并不是常规治疗方法,只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只有在完成根管治疗后疗效不完善时,对患者实施才能够获得更加的治疗效果。

    4参考文献

    [1]齐迹,赵莉,张瑞敏.前牙根尖周囊肿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12(25):105.

    [2]杨华.根管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探析[J].中外医疗,2013,12(1):711.

    [收稿日期:2014-03-24编校:王丽娜]

     

    ↑上一篇:前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单独超声龈下刮治与合并手工刮治治疗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