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生化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7  浏览次数:502次

      作者:徐秋梅,成蓓,李伟,管思明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科,湖北 武汉 430022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贫血,老年人

      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不仅逐年增高,而且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1〕。老年AMI治疗棘手,病死率高,预后差。国外研究显示贫血、慢性肾脏疾病〔2〕、血小板〔3〕及白细胞值〔4〕与AMI患者的预后有关,而国内的研究〔5〕多集中在白细胞计数与预后方面。为探讨我国老年AMI患者贫血、慢性肾脏疾病及血小板计数等方面的特点以评估预后,本研究检测老年AMI患者血常规与生化指标,并与中青年患者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初步入选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本院住院并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患者,AMI诊断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01年修订的AMI诊断和治疗指南为标准。排除下述情况所致STEMI:①因外周栓子脱落导致冠状动脉栓塞引起的AMI;②因侵入性诊疗操作所致冠脉血流中断引起的AMI;③其他部位疾病直接导致冠脉血流中断所致的AMI。结果符合条件者182例,其中老年组(年龄≥60岁)105例,男72例,女33例,年龄60~85(平均69.77±6.31)岁;中青年组(年龄<60岁)77例,男63例,女14例,年龄32~59(平均48.75±6.67)岁。

      1.2 方法 入选者于入院24 h内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白细胞(WBC)等血常规指标,所用仪器为日本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用试剂为原装进口配套试剂;检测血肌酐(Cr)、血尿酸(BU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生化指标,所用仪器为日本奥林巴斯AU2700,所用试剂为其配套试剂。贫血定义Hb<120 g/L(男)或<110 g/L(女);血尿酸正常参考值为150~420 μmol/L,>420 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血肌酐正常参考值为53~133 μmol/L,>133 μmol/L定义为血肌酐升高,以血肌酐作为评价肾功能的指标。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血常规参数的比较 老年组RBC计数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5),Hb含量,Plt计数均非常显著低于中青年组(均P<0.01);老年组患者贫血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WBC计数较中青年组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2 血生化参数的比较 老年组Cr、TBil、DBil、TnI及CKMB水平较中青年组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老年组BUA和CK水平较中青年组低,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老年组STEMI患者肾功能不全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AMI患者血常规参数比较(略)

      与中青年组比较:1)P<0.05,2)P<0.01,下表同

      表2 两组AMI患者血生化参数比较(略)

      3 讨论

      老年病学研究〔6〕认为,在进入老年期以后普通人群男性的平均Hb浓度呈小幅缓慢下降,更年期后的普通人群女性平均Hb浓度变化不大;老年人血中的Plt计数与年轻人没有差别,但Plt的生理状态有显著改变;老年人的WBC稍低,但多为淋巴细胞减少所致。本研究中老年STEMI患者RBC、Hb、Plt及WBC平均值在正常范围,但与中青年组相比,RBC、Hb和Plt值明显降低。贫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2%~20%,可能与年龄、高发的慢性病及不良的营养状态有关〔6〕。本研究中老年STEMI患者贫血比例更高,除上述原因外,还可能与老年STEMI患者胃肠道缺血淤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容易导致胃肠道隐性失血)及急性期限制饮食等因素有关。最近的研究〔2,7〕显示贫血合并肾功能不全将增加冠心病相关死亡的风险,那么对于伴有贫血,尤其是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的老年STEMI患者其预后可能更差。

      Plt在AM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8〕。在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处,Plt黏附到血管壁上,启动血栓形成,阻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同时,Plt亦在缺血心肌的微循环中聚集,形成微栓塞,加重缺血心肌的组织损伤。更近的TIMI试验〔3〕结果显示就诊时Plt计数与ST EMI临床预后相关,就诊时Plt计数增高的患者临床预后较差,且随后的Plt数量下降提示再发心梗的危险性增加。本研究中老年STEMI患者Plt数量较中青年组低,这是否预示着老年STEMI患者有更高的再发心梗危险尚需更大样本的长期动态观察。Nunez等〔4〕发现WBC增高可单独使STEMI患者30 d和1年的死亡危险增加,国内的研究〔5〕也提示WBC升高是死亡率增加的预测指标。本研究中两组WBC值都在正常范围的高限,且老年STEMI患者的WBC计数更高,两组无显著差异可能与样本量有关。

      人类肾脏功能在40岁以后呈进行性下降,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率约为人群的1.7%。老年性肾功能减退除与年龄因素相关外,还与缺血缺氧、氧自由基、免疫、感染及毒物等损伤因素有关。本研究中老年STEMI患者肾功能不全比例高达21.90%,明显高于整体老年人群,这可能与STEMI患者全身血管的动脉硬化较普通人群严重有关。当肾功能不全同时合并贫血时,AMI患者的预后更差,ARIC研究〔2〕显示贫血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冠脉事件的风险是有贫血但无慢性肾病患者3倍。

      研究〔9〕显示胆红素作为抗氧化剂,可以预防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修饰,从而防止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胆红素在冠心病患者血中的水平明显低于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对照组,并且胆红素水平呈年龄依赖现象,慢性炎症过程引起的多形核细胞活化会增加红细胞的溶解,溶血增加促使肝脏清除胆红素的活性增加。60岁以上的人肝脏清除能力下降,血中胆红素水平将会比年轻人高,本研究也显示同样的现象。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血尿酸有引起肾血管收缩、增加Plt黏附、促进氧化LDL形成和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J型曲线关系〔10〕。本研究中两组STEMI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可能其对STEMI预后的评价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AMI患者的心肌酶呈动态改变,且能较准确的反映梗死的范围。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梗死时间与梗死范围交互影响的结果。

      总之,本研究显示老年STEMI患者贫血或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比整体老年人群高,这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药物治疗(尤其是阿司匹林)有关。老年STEMI患者合并贫血或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比中青年STEMI患者高,这可能与年龄因素相关,预示着老年STEMI患者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 徐伟仙,吕旌乔,赵一鸣,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老年人构成比10年变化趋势〔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7;26(2):858.

      2 Astor BC,Coresh J,Heiss G,et al.Kidney function and anemia as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ortality: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J〕.Am Heart J,2006;151(2):492500.

      3 Ly HQ,Kirtane AJ,Murphy SA,et al.Association of platelet counts on presenta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rom the TIMI Trials)〔J〕.Am J Cardiol,2006;98(10):1417.

      4 Nunez JE,Nunez E,Bertomeu V,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baselin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 segment elevation〔J〕.Heart,2005;91:10945.

      5 华 琦,李东宝,万云高,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细胞计数与心脏功能及在院死亡率的关系〔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7;6(5):3057.

      6 成 蓓,曾尔亢.老年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057.

      7 Leeder SR,Mitchell P,Liew G,et al.Low hemoglobin,chronic kidney disease,and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related death:the Blue Mountains Eye Study〔J〕.J Am Soc Nephrol,2006;17(1):27984.

      8 Gawaz M.Role of platelets in coronary thrombosis and reperfusion of ischemic myocardium〔J〕.Cardiovasc Res,2004;61(3):498511.

      9 Erdogan D,Gullu H,Yildirim E,et al.Low serum bilirubin levels are independently and inversely related to impaired flowmediated vasodilation and increase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both men and women〔J〕. Atherosclerosis,2006;184(2):4317.

      10 Mazza A,Zamboni S,Rizzato E,et al.Serum uric acid shows a Jshaped trend with coronary mortality in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elderly people.The Cardiovascular Study in the Elderly(CASTEL)〔J〕.Acta Diabetol,2007;44(3):99105.

    ↑上一篇: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篇:老年高血压血清瘦素水平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