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产科学》

    细菌性阴道病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分析

    发表时间:2015-04-24  浏览次数:1445次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一种由一些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主要是加德纳菌属、Prevotella菌、拟杆菌属、动弯杆菌属、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属)的过度增殖以及正常菌群(乳酸杆菌)的减少或缺失所引起的多细菌性紊乱疾病[1],是广大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治愈度高,但易复发,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过去我院对BV的测定一直是使用多胺法,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干扰因素多,特异性较低,常出现假阳性反应。近年来,沿用化学法进行测定,化学法干扰因素较少,准确率高、快速、便于操作。笔者对4 913例阴道分泌物用多胺法和化学法分别检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选择2013年3月~2013年7月到我院门诊就诊患者4 913例,年龄16~62岁,中位年龄39岁。

    1.2 试剂及仪器

    1.2.1多胺法:试剂:采用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多胺法)。

    1.2.2 化学法

    1.2.2.1试剂:采用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盒(化学法)。

    1.2.2.2仪器:LTS-V400阴道炎检测仪:珠海市丽拓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1.3.1 样本采集:由妇科医师用3支无菌专用棉拭子在阴道后穹窿、子宫颈及阴道壁上旋转取分泌物,尽可能多取标本量,采集前三天内禁用阴道霜剂药物或冲洗阴道,采集后尽快送检。

    1.3.2 检测方法:1份标本采用Amsel法进行检测,另外2份标本分别采用BV多胺法和化学法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处理:试验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 913例样本采用金标准Amsel法测定结果阳性率为29.7%;BV多胺法(目测法)结果判定阳性率为69.2%,与Amsel法、化学法(仪器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V化学法(仪器法)结果判定阳性率为28.5%,与Amsel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感染率为30%~50%,发病率在10% ~20%,患病人数远远高于阴道滴虫、霉菌等的感染人数,且易复发[2]。另外,约5 0%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因无明显临床症状而被贻误诊断和治疗。由于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中乳酸杆菌和其他多种菌群间的平衡失调所致,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混合感染[3]。其发病率及复发率在逐年升高,也是目前造成〖JP+1〗输卵管炎、盆腔炎、不孕症、泌尿系感染、胎儿感染、早产、羊水感染及新生儿黄疸、妊娠并发症等发病率增高的一个危险因素[4],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Amsel法仍为诊断BV的金标准,他具体包括:①阴道分泌物为均匀一致的稀薄白带;② 阴道pH>4.5(由于厌氧菌产氨所致); ③氨试验阳性,取少量阴道分泌物于玻璃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液1~2滴,若产生一种烂鱼样腥臭味即为阳性;④线索细胞(Clue cell)阳性,悬滴法在高倍显微镜下见到20%以上的Clue cell[5]。无症状者易被忽视,以下4项中符合3项者即可诊断BV,其中线索细胞阳性必备。此方法操作复杂,临床实际工作中准确实施不容易。通过本组资料可以看出BV多胺法(目测法)结果判定阳性率为61.2%,与Amsel法、化学法(仪器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方法干扰因素多,特异性较低并且结果判读时操作人员视觉误差对结果也有较大影响。而BV化学法(仪器法)结果判定阳性率为19.36%,与Amsel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阴道病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BV的检测和涂片查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主要依据。本资料显示,BV化学法与传统的Amsel标准相比符合率较高,并且操作简单,仪器自动检测,有效地避免了手工加样、人工判读结果造成的误差。可保证实验室结果的客观性,值得推广[6]。

    4参考文献

    [1]崔岚,崔景柏.细菌性阴道病及其实验室检查[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 04,2(7):615.

    [2]张欣,徐行丽,李金凤,等.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及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588.

    [3]王传文.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00,22 (3):177.

    [4]Newton E R,Piper J,Peairs W. Bacterial vag inosis and i ntramniotic infection[J].Am J Obstet Gynecol,1997,176 (3):672.

    [5]AmselR,TottenPA,SpiegelCA,etal. Nonspcific vaginsis,diag-nostic criteri a and microbial epide milogic associations[J].Am J Med Patri,1983,74(1):14.

    [6]秦泽鸿,巴艳红.阴道炎五联检测法与传统方法的联合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杂志,2012,33(6):1142.

    [收稿日期:2013-12-13编校:徐强]

    ↑上一篇:自体输血在妇科腹腔内大出血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人工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妈富隆的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