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2-03-06  浏览次数:547次

      作者:甘毅,刘建义,谢丽璋,李应钦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东坑医院,广东东莞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80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测量踝部动脉和肱动脉血压,计算ABI;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n=46)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n=34),比较两组的ABI变化;同时对AS组的ABI与IMT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AS组和非AS组分别有30例(65.22%)和12例(35.29%)患者ABI减低(P<0.05),两组的ABI分别为(0.79±0.08)和(0.90±0.16),P<0.05。在AS组中,ABI减低患者的IMT较ABI正常患者明显增厚[(1.20±0.16)vs(1.10±0.10),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ABI与IMT呈负相关(r=-0.452,P<0.01)。结论 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BI明显减低,ABI与IMT呈负相关,高血压患者常规测量ABI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高血压,踝臂指数,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厚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klebrachial index(ABI)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underwent carotid artery duplex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s they took ankle arterial and brachial artery blood pressure,then evaluated the ABI.All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atherosclerosis group(AS group,n=46) and no atherosclerosis group (no AS group,n=34)by the carotid artery 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The changing of ABI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Then take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BI and IMT of AS group.Results 30 cases in the AS group and 12 cases in the no AS group with decreasing ABI(P<0.05).IMT of patients with lower ABI were obviously thick than those with normal ABI[(0.79±0.08)vs(0.90±0.16),P<0.05]. The linear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BI was negative related to the IMT(r=-0.452,P<0.01).Conclusion ABI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was lower,there i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I and IMT. Measurement of ABI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could be a useful tool for early detection the risk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Key words】 hypertension;anklebrachial index;carotid artery;atherosclerosis;intimamedia thickness

      踝臂指数(ABI)是指下肢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诊断周围动脉硬化的可靠指标,通常用于外周动脉疾病(PAD)的诊断,反映患肢缺血程度的轻重。近年来,ABI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测量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2]。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应用ABI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探讨高血压患者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007年7月~2008年12月住院和门诊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6±12)岁。高血压的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的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各种急慢性感染、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其它内分泌疾病。

      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3] 患者去枕平卧,使颈部充分显露,用7.5~1.0 MHz高频探头在颈总动脉远端(距颈动脉球部膨大起始处1.0 cm)、颈内动脉近端(距颈动脉球部分叉处1.0 cm)及其前后1.0 cm处,沿血管长轴纵向探查,在心脏舒张末期固定动脉后壁图像,动脉后壁表现为由相对较低回声分隔的两条平行亮线,取其垂直距离计 算,共测量3次,左右两侧共6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患者颈动脉的IMT。并依次探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有无斑块及数量。动脉粥样硬化定义为IMT≥0.9 mm,和/或伴斑块形成。

      3.ABI测定 患者静卧休息5 min,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袖带缠于上臂肘窝或踝关节上2.5 cm处,使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或内踝后/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探测动脉搏动最佳点,然后按测量血压常规方法充气和放气,记录血压读数,连续测量2次,每次间隔1 min,取2次平均值作为该动脉的收缩压。参照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方法[4]计算ABI:先分别测量双侧肱动脉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肱动脉收缩压,若两侧血压差>10 mmHg,则以高侧血压值作为肱动脉收缩压;再分别测量一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收缩压,取其中的高值作为该侧踝部收缩压,以该收缩压除以肱动脉收缩压作为该侧下肢的ABI。同样方法测量和计算另一侧下肢ABI,以较低一侧的ABI作为该患者的ABI,ABI≥0.9定义为正常,ABI<0.9定义为减低。

      4.分组情况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46例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AS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ABI减低的发生率及ABI值。同时对AS组中ABI<0.9和ABI≥0.9患者的IMT进行比较,并行ABI与IMT相关性分析。

      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数据的数量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ABI减低的发生率及ABI的比较 AS组和非AS组分别有30例(65.22%)和12例(35.29%)ABI减低(P<0.05),两组的ABI分别是(0.79±0.08)和(0.90±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AS组与非AS组IMT及ABI比较

      2.AS组中ABI与IMT相关性分析 ABI<0.9共30例(65.22%),IMT为(1.20±0.16)mm;ABI≥0.9共16例(34.78%),IMT为(1.10±0.10)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82,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S组患者的ABI与IMT呈负相关(r=-0.452,P<0.01)。

      讨 论

      高血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连续性的全身疾病,是全身动脉系统疾病发生的共同基础。有研究表明[5],血管壁内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颈动脉内膜中层是最早受累的部位。因此,颈动脉IMT常作为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是高血压危险分层中靶器官损害的主要指标之一[3,6]。ABI是下肢踝部动脉收缩压与上肢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最初用于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是血管外科筛查和诊断PAD的可靠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1,7,8],PAD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尽早筛查PAD可以识别处于心血管危险的高危人群,通过测量ABI的方法可早期评价患者的心血管病变风险,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猝死和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

      目前,国内有关ABI与冠脉病变、脑卒中等方面的研究较多,ABI与IMT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的ABI与IMT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BI减低的发生率较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明显增高(P<0.05),ABI值明显降低(P<0.05)。对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ABI与IMT相关性分析显示,ABI与IMT呈负相关(r=-0.452,P<0.01)。结果提示,高血压人群常规测量ABI对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价值。

      ABI属于无创检查,测量简单易行,而且重复性好,可在诊室内进行,也适合于人群普查,积极开展和利用ABI可更好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危害。目前多数采用静息ABI,有报告显示[9],运动后ABI比静息ABI具有更高敏感性,可发现更多动脉硬化患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进行静息ABI和运动后ABI联合测量可能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蓝运竞,杨成明.踝臂指数与心血管疾病[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1):119-121.

      [2]胡大一.贯彻循证医学的原则,做好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A].见: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7——新进展与临床案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8.

      [3]许先进,董 旭.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8):665-668.

      [4]Grundy SM,Cleeman JI,Merz CN,et al.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04,110:227-239.

      [5]Ghiadoni L,Taddei S,Virdis A,et al.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ommon carotid artery wall thickening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1998,32(7):25-32.

      [6]王钟林.高血压[A].见:赵水平, 胡大一. 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8-232.

      [7]王领军,胡大一.踝臂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医刊,2005,40(5):32-34.

      [8]董 强,张月兰,王福莉,等.踝臂指数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1):66-68.

      [9]江 锋.运动踝臂指数与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相关性探讨[J].右江医学,2008,36(3):264-265.

    ↑上一篇: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
    ↓下一篇:高血压病夜间谷消失与左心室肥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