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探讨

    发表时间:2015-04-20  浏览次数:1409次

    消化道出血往往危及新生儿生命,而在临床观察中,笔者发现不少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出现在窒息复苏后,这与引起的消化道黏膜缺氧、溃疡和出血有关。为探讨窒息儿复苏后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现对窒息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消化道出血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在2009年1月~2012年 1月收治的窒息儿中有消化道出血的50例作试验组,随机抽取没有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作对照组。

    1.2方法:新生儿窒息复苏后24 h内取末梢血进行检查,通过对试验组及对照组分析,对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及血小板进行比较,其结果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2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儿中末梢血红细胞计数的比较:详见表 1。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新生儿末梢血血红蛋白的比较:详见表2。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儿中末梢血红细胞比容的比较:详见表3。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儿中末梢血血小板计数和比较:详见表4。 由表1~表3可以看出,试验组中末梢血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的均数较对照组高,且通过t检验说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表4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末梢血中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工作中观察所得,患儿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越高,患儿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越大。

    3讨论

    窒息作为一种应激,可使血液重新分布,以保护心、脑、肾上腺等重要器官,从而使胃肠道血减少,血液灌注不足,引起消化道黏膜缺氧、溃疡和出血。缺血缺氧,随之出现酸中毒造成胃肠道的损伤。窒息复苏后因缺血-再灌注过程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而造成肠道进一步损伤[2]。而红细胞增多症的患儿,血液黏稠度高,血流速度慢,可使胃肠道缺血加重,从而缺氧加重;另外,红细胞增多症时血流淤滞,可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心、肺、中枢神经、胃肠道和肾脏方面的症状,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等不适[3 ]。故新生儿在窒息并有红细胞增多症时,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增多。本组资料观察结果表明,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越高,消化道出血出现的时间就越早,且出血量越多。在有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中,除有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时采取禁食外,其他少量出血的患儿,仍坚持用1∶〖KG-*2〗1奶鼻饲,量由少至多。以保护胃肠道黏膜,避免在禁食情况下,被胃酸进一步破坏,加重胃黏膜的损害。另外,停留胃管,密切观察消化道出血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并给予鼻饲庆大霉素,防止胃肠道感染。静脉用Vit K1、止血敏等止血治疗。在临床观察中,经上述措施处理后,消化道出血基本能得到治愈。

    4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科[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20-62.

    [2]潘碧霞.氧自由基与儿科疾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3,8(2):7.

    [3]李齐岳.现代儿科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503-504.

    [收稿日期:2014-01-24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静脉镇静复合小儿骶麻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
    ↓下一篇: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