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126 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干预疗效

    发表时间:2015-04-07  浏览次数:1383次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2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内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症状以咳嗽与喘憋为主,且喘憋更显著,又称喘憋性肺炎。严重者可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呼吸暂停、窒息,危险性较高[1]。为了减轻症状,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预后,笔者对2011年7月~2012年12月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尚未发生心力衰竭之前,早期干预性使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与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能尽快缓解喘憋症状,有效降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2012 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6例,入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将这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治疗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 3个月~1.7岁;对照组男40例,女23例,年龄3个月~2岁。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常规接受抗感染、吸氧、平喘和镇静、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2~2.5 μg/(kg·min)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2~3h/次,1次/d,连用3~5 d;同时联合使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7 mg加入5%葡萄糖静脉滴注,2次/d,连用5~7 d。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3 d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喘憋好转,呼吸平稳,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有效:3 ~7 d内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喘憋好转,肺部啰音减少;无效:7 d后喘憋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2.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见表l,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心力衰竭发生率低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不同病毒感染后致病,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多发生于2岁以下患儿,以1~6个月为多见,多在冬末春初发病。发病前有发热、流涕、咳嗽症状,多以上呼吸道感染来院就治。由于婴幼儿气道发育尚不完善,病变主要侵及毛细支气管,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黏膜充血水肿,气道分泌物增加,1~2 d后出现剧烈咳嗽、发作性呼吸困难和阵发性喘憋等症状。经过合理治疗后大多恢复良好。但部分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死亡危险性较高。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病例较前增多,因而,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多巴酚丁胺属于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对β2受体及α受体作用相对较小。小剂量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也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换气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2]。琥珀酸氢化可的松为短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及调节免疫等作用。作用机制是减轻充血,抑制炎性反应细胞向炎性反应部位移动,阻止炎性反应介质的作用,抑制吞噬细胞功能,稳定溶酶体膜,并能增强气道对β1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解除气道痉挛,使支气管扩张,应用后可及时减轻患儿毛细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使痰液稀释,易于通过咳嗽自主排出,通畅气道[3]。唐丽等[4]研究显示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且在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或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本组研究表明,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干预性应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联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后疗效明显,症状消失早,且剂量安全,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地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本治疗组仅有1例发生心力衰竭,可能跟该患儿营养不良有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4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99-1 201.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10.

    [3]王新标.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 4):70.

    [4]唐丽,于旭旭,苏秦.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5):872

    . [收稿日期:2013-11-11编校:陈伟/郑英善]

    ↑上一篇: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在新生儿暂时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