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布洛芬混悬液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退热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2-31  浏览次数:564次

    叶泽忠,张 宁 (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 目的:了解布洛芬混悬液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退热疗效。方法:随机收录均因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就诊的2个月~满3周岁婴幼儿116例,在进行个体化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同时,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连续观察4 h体温变化。结果:116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疗效,显效82例,占70.69%,有效30例,占25.87%,无效4例,占3.49%。多汗4例,皮疹4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62%(10/116)。结论:布洛芬混悬液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退热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关键词] 布洛芬;混悬液;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退热

    布洛芬混悬液是儿童退热药,为了解布洛芬混悬液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退热疗效,随机收录均因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就诊的2个月~3满3周岁婴幼儿116例,在进行个体化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同时,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连续观察4 h体温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个月~满3周岁婴幼儿均因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就诊患者,随机收录体温为38.5℃~39.5℃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随机收录均因呼吸道感染而致发热就诊的2个月~满3周岁婴幼儿116例,其中男65例,女51例,在进行个体化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的同时,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连续观察4 h体温变化情况,全过程未采用其他降体温治疗,如物理降温等。

    1.3 自定疗效标准:给予布洛芬混悬液5~10 mg/kg口服,给药后1、2、3、4 h后测体温。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用药后2 h内体温下降到37.5℃;有效:用药后4 h内体温下降到37.5℃;无效:用药后4 h内体温无明显下降,或继续升温。

    2 结果

    116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疗效,显效82例,占70.69%,有效30例,占25.87%,无效4例,占3.49%。不良反应:多汗4例,皮疹4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62%(10/116)。

    3 讨论

    布洛芬混悬液是儿童退热药,其主要成分为布洛芬,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解热镇痛及抗炎的作用,其辅料为预胶化淀粉、黄原胶、甘油、蔗糖、无水枸椽酸、苯甲酸钠、吐温80、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纯水,因口服感觉良好,小儿较容易接受。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根据陈赫赫报道[1],急性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耳温>39℃)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和布洛芬栓(对照组)治疗,两者退热疗效相同,在使用1 h后体温均明显下降,在2 h内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并维持8h。根据张丽梅报道[2],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退热总有效率为100%(84/84),优于复方复方阿斯匹林退热总有效率90%(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廖培贤报道[3],对1 050例高热患儿采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服药0.5 h开始退热,有效率达56%,退热效率最显著在服药后第2小时及第4小时,显效率分别达91.7%、96.2%,无明显不良反应。根据魏健报道[4],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腋温&ge;39.5℃)120例,随机分成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80例,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对照组40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P<0.05)。根据于力报道[5],对203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101例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组退热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张团海报道[6],选择有发热症状的患儿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复方氨基比林治疗,两组在第1小时内退热效果和退热速度相同,而布洛芬混悬液在第2小时就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体温,并能堆持6~8 h;复方氨基比林未能将体温退至正常,用药3 h后体温有回升趋势。  现代医学讲究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核心思想就是遵循科学证据,从而制订出科学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大量文献显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优于其他退热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口服感觉良好等优点,小儿较容易接受,应成为小儿退热的首选药物。

    4 参考文献

    [1] 廖培贤.1050例布洛芬混悬液在患儿退热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49

    [2] 张丽梅,王庆国,张丽华,等134例小儿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阿斯匹林退热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14

    [3] 陈赫赫布洛芬混悬液与布洛芬栓临床疗效观察与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5):2173

    [4] 魏 健,高志虹,侯为民,等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临床疗效的对照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5):46

    [5] 于 力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3(2):21

    [6] 张团海,李 伟,陈 敏,等布洛芬混悬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5):44

    ↑上一篇: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云南白药与鼻衄止血汤合用治疗儿童鼻出血58例临床报告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