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儿科学》

    109例小儿慢性上腹疼痛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28  浏览次数:927次

    作者:吴红丽,王铁武,王艳玲,金颖    作者单位: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银川 750001

    【摘要】  为探讨小儿慢性上腹疼痛相关因素,对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10月109例慢性上腹痛的小儿行小儿纤维胃镜检查,用尿素酶试剂检测幽门螺杆菌(H.pylori),记录患儿临床表现特征、家族史、生活习性、精神因素并对检查、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9例患儿中发现浅表性胃十二指肠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异物、霉菌性胃炎分别占71.56%、14.68%、3.67%、3.67%、4.59%、1.83%;94例H.pylori 检测中阳性者为73例(77.66%),>7岁的患儿H.pylori阳性率高于≤7岁的患儿(P<0.05);所有患者中有甜食嗜好、麻辣嗜好、受精神因素影响、暴饮暴食、嗜塑封袋食品者分别占62.39%、37.61%、11.93%、21.10%、65.14%。认为小儿慢性上腹疼痛与家族史、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有关。

    【关键词】  慢性上腹疼痛;小儿胃镜;小儿

    基金项目:银川市科技局资助(2006-64)

      小儿慢性上腹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将我院于2004年11月~2006年10月109例慢性上腹痛经临床诊断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旨在评价小儿胃镜检查对小儿慢性上腹疼痛进行诊断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2004年11月~2006年12月因脐周或剑突下慢性、周期性疼痛的门诊或住院的患儿109例。其中男49例,女60例,年龄20d~15岁,平均8岁,≤7岁者48例,>7岁者61例。

      1.2   方法 

      用日本奥林巴斯GIF-N30型小儿纤维胃镜,经口服胃镜润滑胶浆5mL,10min后,按消化道解剖寻腔进镜,对食道、胃及十二指肠黏膜色泽、光整度,内容物色泽、量、性质,腔道是否规则进行观察。同时用活检钳钳取幽门前区2cm范围的黏膜,用尿素酶试剂进行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测,对临床表现特征、家族史、生活习性、精神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109例行小儿胃镜检查结果及H.pylori检测结果分布(表1) 表1   109例胃镜检查及H.pylori检测结果分布(略)注:胃、十二指肠浅表炎症中包括胆汁返流性胃炎14例,检测H.pylori阳性者3例(21.43%)。

      109例中进行H.pylori 检测共94例,其中阳性73例(77.66%),阴性21例 (22.34%)。在94例H.pylori 检测中,有胃病家族史者78例(82.98%),且多为密切接触者。其中1例患儿无呕血和明显黑便表现,但胃镜下可见黏液糊为陈旧血性、胃黏膜表面陈旧血痂覆着的出血性胃炎。

      2.2   109例患者中≤7岁者H.pylori检测阳性的为26例,阳性率(54.17%);>7岁者H.pylori检测阳性的为47例,阳性率(77.05%);>7岁者H.pylori阳性率高于≤7岁者,χ2=6.35,P<0.05。

      2.3   在生活习性调查中有甜食嗜好68例(62.39%);有麻辣嗜好41例(37.61%);受精神因素影响者,如单亲家庭性格孤僻或抑郁者13例(11.93%);暴饮暴食23例(21.10%),嗜塑封袋食品71例(65.14%)。

      3   讨论       本组109例小儿慢性上腹疼痛患者中胃、十二指肠浅表炎症占71.56%、胃、十二指肠溃疡占14.68%,说明胃炎、胃溃疡是导致小儿慢性上腹痛的主要原因。所以,对慢性上腹痛患儿排除肝、胆、胰疾病以外,小儿胃镜检查也应该引起临床医生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最主要诊断手段之一,特别对缺乏典型临床症状的上消化道疾病,如隐匿性胃出血等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本组1例患儿无呕血和明显黑便表现,但胃镜下可见黏液糊为陈旧血性、胃黏膜表面陈旧血痂覆着的出血性胃炎。       H.pylori是胃内唯一具有丰富尿素酶的细菌,通过本组用尿素酶检测法阳性率为77.66%,与国内及国外报道相一致[1]。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与H.pylori有显著相关性,且黏膜病变程度越重、感染阳性率越高[5]。本组病例中溃疡组H.pylori阳性率(87.50%)高于胃、十二指肠浅表炎症组(76.47%)。       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与生活环境有关,本组患儿有胃病家族史者78例(82.98%),且为亲密接触者,这与资料报道的H.pylori通过手-口、粪-口、口-口传播一致[2]。       本组中14例为胆汁返流性胃炎,H.pylori阳性者有3例(21.43%),因胆汁中所含化学物质破坏了胃黏膜屏障使H+离子反向弥散,破坏了黏膜下中性环境,不利于H.pylori生存,所以胆汁反流者H.pylori感染率下降[3]。       患儿生活习性也是引起上消化道疾病重要因素,多食甜食、刺激性及食品添加剂等外界人为因素也可造成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本组109例小儿慢性上腹疼痛患者中甜食嗜好68例(62.39%),麻辣嗜好41例(37.61%),嗜塑封袋食品71例(65.14%)。       精神因素通过脑-肠轴和激素相互作用,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胃肠分泌、运动功能障碍出现疼痛、嗳气、腹胀等症状[4]。本组中受精神因素影响者,如单亲家庭性格孤僻或抑郁者为13例(11.93%)。       本组中>7岁者H.pylori阳性率高于≤7岁者(P<0.05),这表明H.pylori感染与年龄关系密切,随着年龄增长,暴露于环境机会越大,交叉感染H.pylori机会增加[5]。       消化道异物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婴幼儿的好奇心及自我防护、鉴别能力缺陷可能导致该情况的发生,本组有胃内异物者5例(4.59%)。通过镜下取出胃内异物可以使患儿免遭手术痛苦。

    【参考文献】    [1]苏林,刘伟,张寅.小儿幽门螺杆菌诊断方法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9):681.

      [2]胡伏莲.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困惑与共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3):281.

      [3]查健忠,戴星,李冰冰,等.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返流的关系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9):711.

      [4]许春娣.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胃肠病[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81.

      [5]李志洁,郑鹏远,宋红.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炎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9):564.

    ↑上一篇:健脾补肺化痰方对小儿哮喘缓解期证候与发病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对新生儿哭声的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