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对比

    发表时间:2014-02-21  浏览次数:958次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世界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据估计,全球有3.5亿人患有慢性乙型肝炎[1]。我国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地方性流行区,在一般人群中HBsAg的流行率为9.09%,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大约占全世界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1/3[2]。目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即常说的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测已列为诊治乙型肝炎的常规项,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在了解病毒复制和病毒活动程度时尚不能满足临床需要[3]。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检测分析,可以检测体内乙型肝炎病毒DNA,已在临床上得以应用,但受资金和技术限制,HBV-DNA检测在某些医院尚不能得以开展。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判断病毒复制和病毒活动程度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探讨前S1抗原和 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相互关系,比较分析前 S1抗原和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标本共 316例,按不同模式分为三组:HBsAg(+)HBeAg(+)HBcAg (+)(即常说的大三阳)组、HBsAg(+)HBeAb(+)HBcAg (+)(即常说的小三阳)组以及HBsAg(-)HBeAb(+) HBcAg(+)组。各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1.3 观察指标:各组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阳性例数及检出率,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阳性例数及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前S1抗原和HBV-DNA在HBsAg(+)HBeAg(+)HBcAg (+)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2.58%、88.64%,前S1抗原和HBV- DNA在HBsAg(+)HBeAb(+)HBcAg(+)组的检出率分别为 55.36%、60.71%,前S1抗原在HBsAg(-)HBeAb(+)HBcAg (+)组未检出,而HBV-DNA还存在一定的检出率,为12.5%。详见表1。

    3 讨论

    我国是肝炎大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是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5]。长期以来,乙型肝炎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一直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的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两对半检测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型肝炎或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但是对于病情的严重程度的评估参考价值不大。HBV-DNA即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 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HBV-DNA越高表示病毒复制越厉害,传染性强。HBV-DNA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有无复制的 “金指标”,HBV-DNA阳性说明机体内含有大量的乙型肝炎病毒,而且复制比较活跃,传染性较强,但是HBV-DNA阳性只是乙型肝炎病毒定性检查的结果,与肝脏病变没有直接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外膜蛋白包括S、前S2和前S1三种成分[6]。前 S1蛋白在病毒侵入肝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毒附着于肝细胞上,最重要的介导部位是前S1蛋白的氨基酸(AA)21-47片段,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含有前S1的蛋白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和管型颗料上。前S1抗原与HBV-DNA检出率两者符合,前S1抗原仅在HBV-DNA阳性血清中检出。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最早的免疫应答就是针对前S1抗原的,由于前S1 抗原的出现在HBV感染的最早期,因而可以起到早期诊断的作用。且前S1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方便易行,在中小医院也可推广运用。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探讨前S1抗原和HBV-DNA 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验中的相互关系,比较分析前S1抗原和 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前S1抗原和HBV-DNA在 HBsAg(+)HBeAg(+)HBcAg(+)组和HBsAg(+)HBeAb (+)HBcAg(+)组的检出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表明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关;在HBsAg(-)HBeAb(+)HBcAg (+)组,前S1抗原未检出,而HBV-DNA还存在一定的检出率,为12.5%,可能是患者体内仍有少量病毒存在并低水平复制,使前S1抗原低量表达而无法检出。有学者研究发现,前S1抗原阳性率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而增加,前S1抗原与HBV-DNA有高度的一致性[7-8]。

    总之,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且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焦炳欣,谢 尧,赵 辉,等.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13(5):91.

    [2] 胡洁丽.前S1抗原与HBV五项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10(19):1345.

    [3] 徐媛媛,吴晓玲.乙型肝炎PreS1抗原、HBV-DNA、HBeAg的相关性分析及临床应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9(3):53.

    [4] 刘吉纯,张艳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e抗原、前S1抗原与HBV- DNA检测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11):1370.

    [5] 黄清蘅,陈文思.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7):2169.

    [6] 王 健,闵福援.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13(8):68.

    [7] 滕春燕,刘爱中,王春娥.前S1抗原与其他乙型肝炎表面标志物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7(13):1042.

    [8] 刘责育,肖春红.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及肝功能的关系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0(4):219.

    ↑上一篇:不同治疗方法对起搏器囊袋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下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调查统计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