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分层换药方法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970次

    烧伤患者创面换药是治疗烧伤的重要环节,中小面积的Ⅱ° 烧伤占到整个烧伤的80%~85% [1]。正确的换药方法是烧伤创面愈合效果的关键,目前对Ⅱ°烧伤创面传统换药法存在换药次数多、换药疼痛、创面出血、愈合时间长、色素沉着、瘢痕组织增生及治疗费用高等。国内对于烧伤换药的方法很多,临床迫切需要一种规范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急诊清创换药室诊治的中小面积Ⅱ° 烧伤创面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排除对象为出生2个月以下婴儿、孕妇及哺乳期患者;磺胺药过敏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由急诊清创换药室护士对干预组人在常规清创消毒创面的基础上,用3层换药方法:第一层为成纤维表皮生长因子,第二层为磺胺嘧啶银,第三层为优拓。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清创消毒创面的基础上,用传统换药方法:磺胺嘧啶银乳膏、凡± 林。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程度、创面渗血情况、换药次数、愈合时间、色素沉着、瘢痕组织增生及治疗费用。 

    2 结果

    分层换药方法由于有成纤维表皮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后的创面生长和优拓的保护,更换创口敷料时干预组创面疼痛程度轻微;无出血或者出血少;换药次数明显减少;创面的愈合时间在 10~21 d之间,成人的皮肤局部色素沉着减轻,儿童几乎没有皮肤局部明显的色素沉着;同时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烧伤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烧伤创面换药也是门急诊外科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4]。本次试验应用分层换药方法,在原有的换药方法基础之上增加了促进创面修复的表皮生长因子和提供湿性环境的优拓的应用。研究显示深Ⅱ°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较长,愈合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瘢痕。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促细胞增殖和组织生长的生物学活性,特别对皮肤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等与修复有关细胞的生长繁殖、表皮细胞的增生及创面的再上皮化有强烈的作用[5]。尽管生长因子对创伤修复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创面组织炎性反应时可致局部组织生长因子释放减少,烧伤后机体自身内源性生长因子在创面组织的含量难以满足细胞增生上皮化的最大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创面组织中人为的增加外源性生长因子的浓度,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从而启动修复过程[6]。磺胺嘧啶银乳膏是目前公认杀菌效果最好的局部外用药,具有强抗菌和收敛双重作用,用于烧伤创面效果显著[7]。本试验中,无论是分层换药发还是传统的是烧伤换药方法都应用了磺胺嘧啶银乳膏。临床观察表明,烧伤由于坏死组织多,组织液化,细菌定植难以避免,生长因子没有明显的抗感染作用,需要与其他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合用,应该正确选择外用抗菌药物进行换药。磺胺嘧啶银是杀菌效果最好的外用药,是烧伤创面理想的局部外用药,对临床的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8]。 1962年Winter博±提出了湿性愈合的理论,证实了在湿性环境下不但可以提高上皮的爬行速度,促进伤口的愈合,同时减少在更换敷料时对伤口的再损伤[9]。Metzger S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伤口处理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先进的伤口湿性敷料的保湿处理[10]。这些敷料与创面周围正常皮肤紧密贴合造成局部低氧、微酸、湿润环境可抑制细菌生长,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刺激毛细血管形成及内源性胶原酶释放,使创面坏死组织溶解,从而达到清创的目的和促修复作用。国内荣祥教授提出“湿性医疗学概念”后,很多学者研究认为烧伤创面使用能提供湿性环境的敷料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保护创面和缩短创面愈合时间[11-12]。优拓油纱为水胶功能敷料,接触伤口表面的渗出物后,水胶微粒与优拓相互作用形成脂质水胶,作用于创面表面,将创面水分积聚形成一个湿润的环境,避免正常细胞脱水失活,为创面创造最佳的愈合条件[13]。优拓能为创面提供湿性环境,湿性环境能减少敷料与创面的粘连,减轻更换敷料时的再损伤和疼痛,促使创面液化排除坏死皮肤组织,避免药液渗入纱布,延长药物与创面接触的有效时间,提高疗效[14]。 

    4 参考文献 

    [1] 王 震,良 鹏,新 洲,等.照猪皮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小面积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报,2010,32(1):71. 

    [2] 张 静,张秀芝,李 红.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296):127. 

    [3] 李云青,兴 贵.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11):999. 

    [4] 朱迪军.扶济复与磺胺嘧啶银联合用于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2010,31(1):81. 

    [5] Ziehler TR,Pierceb GF,Herndon DN.Growthfactors and woundhealing:Basic science and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s[M]. New York:Springer,2000:206. 

    [6] 过 云,虞俊杰,吕国忠.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浅Ⅱ 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2009,4(4):683. 

    [7] 张 兵,韦素清,徐 海,等.含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磺胺嘧啶银冷霜膜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22例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0,32(5):561. 

    [8]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8. 

    [9] Winter GD.Formation of the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sation of su perficial wounds in the skin of the young domestic pig[J].Wound Care,1995,4(3):366. 

    [10] Metzger S.Clinical and financial advantages of moist wound man-agenet[J].Home Healthcare Nurse,2004,22(9):586. 

    [11] 姚 鸿,陈立红.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0. 

    [12] 薛峻岭,薛朝华,苏秋棉.优拓敷料用于小儿阴茎术后伤口换药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10):35. [13] 徐荣祥.中国烧伤湿性医疗学概论[J].中国烧伤创杂志,1996,17(1):1. 

    [14] 李培富,吴德华,隋 爽,等.美宝湿润烧伤膏中厚皮供皮区的应用[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5,17(2):142. [收稿日期:2013-11-05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一篇:开放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