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500例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23  浏览次数:2067次

    近年来,抗菌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工作也随之日益增多。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标本检验技术的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绩,为临床标本的检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当送检标本的检验准确率除受检验技术影响外,同时还受标本自身质量好坏的影响。标本的采集阶段是影响标本质量的关键阶段。因此,为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标本采集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并及时送往检验科进行检验。只有保证检验标本的质量,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才能有效为医生临床病情分析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基础,保证患者病情得到及时正确地治疗[1]。将2012年2月~2013年3月接受检验的500例微生物标本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本院接受检验微生物标本作为分析对象。所选送检标本中包含有痰液、血液、尿液、粪便、分泌物、胸腹腔积液等共500例。所有送检标本均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采集。各类标本选取的标准分别为:痰液,标本选择浅部痰;血液,疑患有菌血症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血液采集;分泌物,在患者宫颈及尿道3 cm处前采集,未收到其他分泌物的污染;中段尿,受污染标本,原因为采集操作不规范。送检标本均排除采集量及容器不合格、标本信息不齐全,标示模糊、送检时间不合格。 1.2 方法:对所选500例送检标本按科室、内容、标本分布、不合格原因进行归类分析、统计。

    2 结果

    2.1 不合格送检标本分布情况:在所有送检标本中,痰液不合格为12例(21.05%),咽拭子不合格为10例(17.54%),中段尿不合格为5例(8.77%),血液不合格为2例(3.50%),分泌物不合格为2例(3.50%),粪便不合格率为20例(35.08%),脓液不合格为3例(5.26%),胸腹腔积液不合格率为3例(5.26%),共有57例标本被判定为不合格,总不合格率为11.40%。 2.2 标本不合格原因分类及比例:在所有不合格送检标本中,痰液的不合格率最高,其次是尿液标本。具体不合格原因分类及比例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微生物检验已经成为医院防感染及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在微生物检验工作中,送检标本的采集工作是首道步骤,也是关键环节,会对送检标本的质量及检验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观察可发现在所有不合格标本中,粪便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类标本。痰液及中段尿标本的不合格率次之。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本院医护人员对粪便标本的采集及检验不够重视。在不合格标本原因分类中,标本采集不规范占主要比例,非标准、不及时送检次之。检验标本采集成功后,在运送的过程中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检验标本无法及时送至检验科进行检验[2]。临床研究发现,造成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标本采集过程操作缺乏规范性。不规范的标本采集直接影响标本质量,进而降低标本检验的准确率。②标本运送不规范及时。影响标本运送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运送护工身兼多职,工作繁忙,导致运送时间耽误。其次,医院培训力度不够,运送护工对标本检验结果重要性认识不高,缺乏紧迫意识,导致工作怠慢[3]。③未使用无菌容器。标本留取容器的污染及存放不规范也极易影响到送检标本的质量。④错失标本采集的最佳时机。标本采集的时机决定标本的检验的医学价值,错失时机采集来的标本其检验结果可能对临床医师的诊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如血液采集时,应避开患者发热前30~60 min的时间段、患者使用抗菌类药物后等情况。⑤标本信息不齐全,标示模糊。采用正确的方法及规范对检验标本进行采集工作,可有效保证并提高临床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及培养鉴定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依据,便于及时、合理地对患者行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4-5]。保证送检标本质量,提高其检验准确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加强标本采集人员的技术培训,把标本无菌采集技术操作纳入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的内容,同时按时、定期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送检标本采集操作、采集流程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培训及演示,并对学习、培训工作进行相应考核,督促和激励医护人员增强标本采集操作技能,提高标本采集规范化意识。②加强标本运送护工人员的培训,让运送护工正确认识及时运送标本的重用性,增强标本运送紧迫意识。同时安排相关人员标本运送工作进行实时监督与检测。③重视对患者采集标本的协助工作。标本采集协助已被纳入常规护理工作内容,是医护人员日常护理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之一。在协助工作中尤其要注重对急、危、重、年老患者标本采集情况的协助和跟踪。④对标本的不合格率进行定期分析,并及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应临床科室及医师,对不合格原因进行针对性学习和培训,提高送检标本的合格率,保证标本检验质量及准确率。综上所述,通过对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送检标本合格率,保证临床微生物标本的检验质量及准确率,为临床科室及医师诊疗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4 参考文献

    [1] 王雪文,顾克菊,陶建敏.微生物标本采集中的存在问题及干预对策[J].上海护理,1012,9(12):457.

    [2] 吴宜膺,吕玲玲.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中影响细菌培养结果的因素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12(36):239.

    [3] 苑瑞琴.290例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1(23):305.

    [4] 江敏敏.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J].现代实用医学,2011,8(29):501.

    [5] 李玉娣,徐瑞芬.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方法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0,6(20):136.

    [收稿日期:2014-04-13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浙江省宁波市水痘病例监测及流行株基因多态性分析
    ↓下一篇: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效价结果监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