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自拟利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15例

    发表时间:2011-07-08  浏览次数:843次

       作者:于金民 作者单位:阿克苏市中医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关键词】 利尿排石汤;泌尿系结石;中医疗法

      2003年1月-2008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利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5例病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男63例,女52例;年龄6~72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2年,平均2.5个月;双肾结石21例,单肾结石3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7例,单侧输尿管结石29例,双侧输尿管结石5例,膀胱结石11例,其中合并肾积水者76例;B超显示结石最大1.2 cm×0.5 cm,最小0.3 cm×0.2 cm。所有病例经B超、X光腹部平片确诊,排除肾结核、肾囊肿。

      2 治疗方法

      利尿排石汤方药组成:黄柏15 g,苍术15 g,牛膝15 g,金钱草20 g,生鸡内金20 g,海金沙20 g,车前子20 g,滑石20 g,石韦15 g,栀子10 g,大黄10 g,莪术10 g,生甘草10 g。疼痛剧烈者加穿山甲15 g、王不留行15 g;血尿加小蓟15 g、白茅根15 g;合并感染者加金银花15 g、蒲公英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用药期间,嘱患者每日饮水≥3 000 mL;坚持每日间断慢跑、跳绳或乘车颠簸,时间≥0.5 h;清淡饮食。

      15 d为1个疗程。

      3 临床疗效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评定疗效。治愈:结石排出,症状消失,B超、X线腹部平片示结石消失;有效:症状消失,B超、X线腹部平片示结石下移;无效:临床症状,B超、X线腹部检查结果无变化。

      结果115例患者中治愈89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治愈率77%,总有效率92%;治疗时间最短1 d,最长35 d,平均12 d;排出结石最大为1.2 cm×0.5 cm,呈梭形。

      4 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石淋”、“腰痛”范畴。中医认为,尿路结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下焦湿热蕴结,煎熬津液,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析出,沉积于肾、输尿管或膀胱而形成结石。这与当地土壤盐碱度,水质成分以及患者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过食辛辣油腻饮食常为其诱因。湿热内生,热壅血瘀,尿道不畅则尿频、尿急、尿痛发作;湿热蕴结,灼伤血脉,血溢脉外,则尿血;结石形成以后,阻塞尿道,水液不能下行,出现结石嵌顿,则肾绞痛发作;尿液下流受阻,水湿停聚则形成肾积水。

      利尿排石汤方中黄柏、苍术、栀子、大黄清利湿热;金钱草、鸡内金、海金砂可改变尿液酸碱度而起到溶石、排石之功效,然鸡内金必须生用方有效验,若炒熟用之则无效;车前子、滑石、石韦利尿通淋可消除局部积水;牛膝引导结石下行;莪术、穿山甲、王不留行活血止痛;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则起通利水道、排出结石之功效,从而恢复肾的气化功能。同时,多饮水则增加尿量,能载石下行;运动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能推动结石下排。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形成的疤痕组织造成局部组织的纤维化增生,导致输尿管、尿道狭窄,目前已渐渐不被采纳;应用西药止痛剂,不但没有治疗作用,反会掩盖病情。本观察结果显示,自拟利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总有效率达92%。一般而言,直径>1 cm的结石,应先行体外碎石,然后用本方治疗。依临床经验,于肾绞痛发作时用本方治疗,可立竿见影,疗效明显优于对缓解期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

     

    ↑上一篇: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比较
    ↓下一篇: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