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发表时间:2014-05-14  浏览次数:1451次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研究颌面部各种组织器官的组织结构、发育过程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口腔各种疾病本质的基础医学理论学科。同时在临床上用于诊断疾病,也属于临床医学,基于这种特殊性,使学生开始接触到临床,接触到疾病,病理和临床紧密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形态教学的枯燥性。传统的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并结合实物标本、相片、挂图、模型等形式进行,方法简单、形式落后,很难谈及生动有趣,学生似懂非懂,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1]。以我院为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口腔组织病理学的教学改革。  

    1 存在问题  

    1.1 教学方法陈旧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集组织学、胚胎学和病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形态学科,组织学、胚胎学是学好口腔病理学的前提,而口腔病理学又为学好口腔临床学科奠定基础[2-3]。因此,口腔组织病理学内容繁多、信息量大、概念抽象,各种病变肉眼和镜下描述相似,学生感觉难以记忆,我校目前课时又相对较少,因此,每次授课内容较多,教师狠抓进度致使讲授费劲,学生盲目课题致使学习吃力,教学效果较差。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灌输教材内容,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知识的掌握仅限于考试过关,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这样造成目前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应试时面对一个典型病例都时常感到茫然,更不用谈在工作岗位上将要面临更复杂多变的实际病例。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师生交流少,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创新式人才,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4]。  

    1.2 实验课时较少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实验课能将理论课讲授的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更直观、更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真正理解书本中对组织结构及病理变化的文字描述和形态术语[5]。我院因设置口腔专业时间不长,教学标本收集较少,教学设施落后,如组织学、胚胎学部分没有实验标本供学生观察,导致这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特别困难。病理学部分标本也较少,如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及牙周病等内容几乎没有标本,其它章节实验内容也相对较少,每次课上只有几张组织切片,没有大体标本给学生观察,学生因此失去实验课的学习兴趣,而病变的肉眼改变对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尤为重要。  

    2 改革建议  

    2.1 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  口腔组织学研究内容是肉眼不能看见的,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得到的观察结果只是结构细微、状态静止的平面图像。口腔胚胎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颌面部和牙的发育过程,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非常抽象,而书中或课件中的图片却是发育过程中某一阶段的静止平面图像,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在大脑中进行立体的形态重建,构建出实际结构[6-7]。传统的教学法常使学生难以理解,而现有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二维、三维多层次展示复杂多样的组织结构以及通过动画形象地演示颌面部和牙发育的整个过程。如牙的发育过程在普通胚胎学里没有涉及,对学生来讲是全新的内容,而且非常抽象,特别是牙釉质釉柱的形成过程很难理解,书中也只有几个平面模式图,可以找专业人员在计算机上制作动画,以动画形式展现整个牙的发育过程。这样,学生能更容易理解牙的发育过程,而且印象深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均会提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多媒体课件中增加丰富多彩的图像和动画,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学效果也将明显提高[8-9]。  

    同时,加强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临床学科的网络课程建设,将多媒体课件、实习指导、专业题库等传送到校园网络上,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浏览该网页得到补充和强化,还可以将所学的口腔病理学知识和相关的临床学科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更个性、更具体化的教育目的。同时,也可以利用资源共享,链接更高层次的医学院校的精品网站和相关专业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2 加强实验教学课程设置  

    实验教学能够将理论课所讲授的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真正理解书本上对组织结构、形态变化的抽象描述。因此,实验教学需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10]。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非常重要。针对教学标本缺乏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资源自制一些标本,如牙体组织结构很多时候需要观察牙磨片,可以和临床医生联系,收集牙体标本,在实验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既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又节约经费,添加实验标本。另一方面,可以与其它医学院校联系,购买没有条件自制的标本。随着实验标本的充实,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将会提高。此外,充分利用双向互动显微镜教学系统,对学生进行辅导和讲解,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及时互动,既优化教学资源,又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实验课更快、更牢固的掌握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Fincham AG,Shuler CF.The changing face of dental education:the impact of PBL[J].Dent Educ,2001,65(6):406-521.   

    2 孙艳芹,甘思远,姚运红.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561-563.   

    3 周静萍,王南.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质量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317-319.   

    4 王霞,吴淑华,刘鲁英,等.案例式教学法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73-76.   

    5 陈志伟,王洁,陈前,等.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多元化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8(6):646-647.   

    6 陈志伟,许惠玉,姚宏波,等.口腔组织病理学数字化课程构建与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3):1595-1596.   

    7 徐凤梅,徐风杰,袁利.口腔组织病理学CAI课件的开发研究与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0):1623-1624.   

    8 赵尔杨,施磊,王姗,等.图形教学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4):746-747.   

    9 王霞,吴淑华,赵大华,等.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23(1):37-39.   

    10 倪江涛,易永芬,石海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质量[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577-578.

    ↑上一篇:神经肌肉阻滞剂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下一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对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