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医学寄生虫学》

    十二指肠镜下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2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10  浏览次数:1295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廖远庄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贵港537100

    刘福建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贵港537100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胆管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属地方性、感染性疾病,对人体危害很大。我院自2003年4月~2009年4月期间,经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合并梗阻性黄疸2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中,男19例,女3例,年龄35~67岁,平均45.3岁。20例有吃鱼生史。化验结果:血清总胆红素48~315mmol/L,ALP、γ-G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B超或CT结果:13例有肝内外胆管扩张(其中有3例合并胆总管结石),4例仅有肝内胆管轻度扩张,5例肝内外胆管均无扩张;3例并发轻症急性胰腺炎;9例有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粪便华支睾吸虫卵阳性12例。

    1.2 操作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 JF-2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高频电发生器,造影导管,乳头切开刀,金属导丝,取石网篮,取石球囊。患者术前准备同ERCP,用造影导管或切开刀行ERCP,排除胆、胰、壶腹部恶性疾病。沿11~12点方向切开乳头,切割功率30~40W,切开长度根据乳头形态及合并的胆道结石大小决定。对无明确胆道结石患者,行EST后,重新插入造影导管,并使导管头达到左右肝管,甚至到达较大的肝内胆管,按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胆管、肝内较大胆管的顺序,用灭滴灵注射液或生理盐水行胆道冲洗,并边冲洗边负压抽吸,然后再用取石球囊行胆道清扫。若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则先予取石治疗,>1.0cm的结石先行碎石器碎石 ,再用网篮取石,最后予胆道冲洗,气囊清扫。对并发胰腺炎的患者,则待胰腺炎得到控制后,再予EST治疗。术后予口服33%硫酸镁口服液利胆,口服吡喹酮驱虫治疗,并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均发现有华支睾吸虫体,最多的达数十只;合并胆总管结石3例,均能成功取出结石。ERCP治疗成功率达100%。所有患者在EST术后1~2周肝功能转正常或基本正常,复查B超或CT胆管扩张消失或明显减轻。

    并发症:7例患者术后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及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经对症处理,症状消失;无肠穿孔、肠出血、胆管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胆管中,反复感染可使胆管出现慢性炎症、胆汁瘀积、虫体及虫卵瘀积等,造成胆管堵塞而出现黄疸,此时内科治疗困难[1],传统方法认为需行手术治疗[2]。随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EST在治疗胆胰疾病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智发朝等[3]认为对出现梗阻性黄疸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EST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组22例华支睾吸虫性梗阻性黄疸行EST后1~2周,血清总胆红素、ALP、γ-GT均明显降低或转为正常,肝外胆管扩张明显减轻或消失。这主要是因为通过EST、胆道冲洗,使成虫或虫卵堵塞及慢性炎症造成的梗阻被解除。由于华支睾吸虫成虫体形细小狭长,网篮清扫困难,胆道冲洗显得尤为重要,予胆道冲洗,并同时配合负压抽吸,处在较大胆管内的虫体就能被冲洗出胆道,再辅予取石气囊清扫,效果更好。本治疗组有5例患者在影像学上并未发现胆道扩张的表现,但经EST治疗,黄疸很快消退,故我们认为一旦明确为合并梗阻性黄疸的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不管影像学是否存在胆道扩张的表现,均应予EST治疗。

    【参考文献】

    [1]高劲松,刘约翰,王小根,等.吡喹酮与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华支睾吸虫感染实验观察[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8,11(4):283-357.

    [2]吴鸣鹤.华支睾吸虫病[M]//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49-653.

    [3]智发朝,李晓林,杨六成,等.华支睾吸虫病的逆行胰胆管造影和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5):279-281.

    ↑上一篇:腹腔镜治疗非寄生虫肝囊肿18例的护理
    ↓下一篇:两种制作寄生虫虫卵长期性玻片标本新方法介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