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其他》

    基层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基本现状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1418次

    针刺伤和锐器伤在临床发生率极高,是直接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主要途径。为了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配合陕西省职业暴露监测试点锐器伤基线调查基本情况,掌握医务人员锐器伤害的职业暴露状况,回顾性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基本现状调查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调查时间从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31日,调查人员为全院临床、医技及工勤人员,发出调查表304 份,收回294份,其中医生81人,护士136人,工勤人员36人,实习生3人,其他人员20人。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在5月31日对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兼控医师及护士共30人进行集中培训,由参加培训人员对本科室其他工作人员所填表格进行指导,全院统一在6月1日~6 月5日开展调查工作,对发生锐器伤的人员由院感办专职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调查,按统一表格记录,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锐器伤基线调查基本情况见表1。

    2 结果

    发生锐器伤不同工种及器械污染情况见表2。不同工种不同场所锐器伤的发生次数见表3。不同工种不同操作锐器伤的发生次数见表4。不同工种不同器具锐器伤的发生次数见表5。

    3 讨论

    3.1 职业危害:①从这次锐器伤调查的结果看,针头是对工作人员伤害最多、最深的锐器,且在拔除针头及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最易受到伤害,医生在手术缝合过程中易被手术缝合针所扎伤。 ②在收回、处置医疗废物或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个人防护不到位,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破损皮肤、黏膜进入人体造成职业暴露[1]。 ③在这次锐器伤调查过程中发现,锐器伤基本无报告,且伤后处置不规范。经过本次调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发现锐器伤害能及时报告院感办,并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

    3.2 防护:①加强学习,提高意识,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相关操作规程(SOP),并组织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②提高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将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具和物品视为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防护[2]。③每次接触污染物品后,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的清洗或消毒,若被锐器意外刺伤,立即按规范进行“挤压出血—清洗—消毒”的局部处理。④发生锐器伤后及时报告院感办,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上报表”,按规范进行免疫程序接种,并跟踪监测。

    4 参考文献

    [1] 闫 丽.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与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8):908.

    [2] 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291.

    [收稿日期:2013-05-14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医闹"在各级医院的存在情况及对策
    ↓下一篇: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 raves'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