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健康教育学》

    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现状调查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14  浏览次数:1489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连年扩招,女大学生数量在逐渐增加。相应地,女大学生群体也逐渐成为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大学阶段正是女性人体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在此阶段,学校开展合适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生殖健康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这对她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女大学生的生殖道感染、非意愿妊娠以及妇科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为了探讨在校女大学生对妇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课程,2012年3月6日~20日我们对某市5所高校1~3年级女生进行了生殖健康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河北省某市5所高校1~3年级在校女大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31翎份调查表,回收31⒆份,回收比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1O0份,答卷有效比为98.4%。

    1.2调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在取得各学校管理部门及领导同意后,选取1~3年级的学生,讲解研究目的及填写注意事项,学生自愿填表,匿名调查,限时填写,填完后现场收回。对收集上来的问卷按年级归类,不合格的给予剔除。剔除标准:①问卷有漏项未回答的;②不能辨认字迹,模糊不清的。匿名填写有效保证了问卷填写信息的真实性及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1.3调查内容

    调查项目包括年级、年龄、生源地等基本信息以及有关生殖健康知识方面的相关问答,有单选和多选题以供选择。

    1.4资料分析

    对合格问卷进行编码,统一格式,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P=0.05。

    2结果

    此次回收有效问卷中共调查1~3年级女大学生3100人,其中一年级1112人(占35.87%),二年级1090人(占35.16%),三年级898人(占28.97.%);在回收有效问卷中城市来源2385人(占76.9%),农村来源715人(占20.1%);学生年龄范围为17~20岁,平均年龄(19.3±1.1)岁。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女大学生对妇科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仅5.7%的学生知晓人工流产是如何操作的仅17.6的学生知晓人流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人流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仅48.7%的学生知晓妇女的基本生殖解剖结构仅75.8%的学生知晓白带的正常颜色仅5%的学生知道如何自检乳房;仅1.3%的学生偶尔做过乳房的自我检查。20%的学生完全不知晓妇科炎症相关知识。学生对月经期注意事项相关知识普遍掌握较好,答题正确率普遍在20%以上。不同生源地女大学生对妇科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由上表可以看出,城市生源地学生与农村生源地学生掌握妇科相关知识程度不同,且有统计学意义(P(0.“,自由度为H)。不难看出总体上城市生源地学生掌握相关妇科知识情况较好。

    2.4女大学生获得妇科知识的主要渠道学生获得妇科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报刊书籍、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网络(70,6%)、报刊书籍(67.8%)以及电视(54.3%)是学生学习妇科知识的三个主要来源。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朋友选项以∞。9%的比率排列第四,这说明同伴教育在学生获得妇科健康知识的途径中的重要性,而由学校组织的专家讲授和咨询服务则分别排列在倒数第二和第一位,仅占11.6%和6.2%。见表2。

    2.5女大学生获得妇科知识最喜欢的方式

    调查显示,学生获得妇科知识最喜欢的方式以专业老师讲授为第一位,占50,1%,其次为网络,占39.6%,同伴教育排列第三,为19.5%。见表3。2.6女大学生性行为及对生殖健康的态度、行为及结果在回答“你会尝试婚前性行为吗?”这一问题时,有叫∞人回答“是”,占调查人数的刀.6%;有性交经历的738人,占调查人数的20.8%;在回答“你知道安全的避孕知识吗?”问题时,有甾6人选择“是”,占调查人数的”。6%,其中,最近一次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为1%人,使用率仅为17.l%;在回答“在校园免费发放安全套,你会领取吗?”问题时,有915人选择“是”,占调查人数的20.5%;在回答“如果感到生殖器官不舒服或异常,你会怎么做?”时,只有16%(496)的人选择“去看医生”,35%(1Og5)的人选择“不去理会”,“%(1736)的学生认为“只有已婚女性才有必要做妇科检查”。

    3讨论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心理和生理健康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作为青少年当中的特殊群体,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尤其值得关注。很多大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学习上的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往往使她们更容易罹患各种妇科疾病。但与此同时,在校女大学生并没有掌握她们所急需的妇科知识,这就为生理、心理健康埋下隐忠。这一时期的妇科疾病会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给她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2j。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性解放”思想逐渐被我国青少年所接受、效仿,婚前性行为较为普遍,发生率在20%以上[3]。而我们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有初次性经历的年龄提前,15岁以前有性经历的人数为%人,占有性经历人数的10.3%,但是与较低年龄发生的性经历相比,她们并没有掌握相应的妇科健康知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原因,生殖健康教育在我国各个年龄的人群当中普遍缺乏[4]。

    在女大学生入学之前,她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殖健康教育,从而导致中国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普遍欠缺[5]。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女大学生对妇科等相关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多数女学生对诸如“排卵期`“白带颜色”、“女性外阴保健”等与基本的女性生理相关的知识尚不知晓;6%的女大学生提倡尝试婚前性行为,但是4%的人不知道如何安全避孕,4%的女大学生不知晓人工流产的危害;再加之无痛人流广告带有误导性的描述,很多女生认为人流无非是一个小手术而已,从而选择多次人流,为生殖健康埋下隐患。在感到生殖器官不舒服时,只有16%的人选择“去看医生”,35%的人选择“不去理会”,56%的学生认为“只有已婚女性才有必要做妇科检查”;对妇科病羞于启齿,因为年轻对妇科病的重视程度不够,等等,都有可能使得她们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从而导致病情的延误。叨%的女生非常渴望获得生殖健康等妇科知识,希望在经期护理、阴部护理、避孕方式以及流产等方面获得专业的指导;然后,在学生获得妇科健康知识的渠道中,学校组织的专家讲授仅占1l.6%,可见在妇科健康知识的教育普及方面,学校的相关工作并未满足女大学生的健康需求。鉴于上述结果,学校今后可从入学开始,采用不同的重点宣传手段,以学校医疗部门及红十字会为主,整合全校各方面资源,通过校报、校园广播、校内专题网站、发放宣传手册、展板展览、举行专题讲座等多种宣传手段,在校内广泛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有计划地对女大学生开展生殖保健教育、性教育以及避孕知识的指导,以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及其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华嘉增.生殖健康的进展和挑战[J].中国公共卫生,2002,(03):257-259.

    [2]刘鹤鸣,徐华.313例女大学生妇科疾病状况回顾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1,(01):309-310.

    [3]刘霞,黄声长,郭本仁.人工流产者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01):21-22.

    [4]贺淑芳,郭素芳.生殖健康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J].中国妇幼保健,2006,(13):1874-1877.

    [5]Dong Xianzhang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Knowledge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Wuhan China[J].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0,(01):118-126.

    ↑上一篇:论医学类高校师资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下一篇:医院中青年医师工作幸福感量表的效度测评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