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健康教育学》

    浅析新生儿病房中健康教育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01  浏览次数:1479次

    【摘要】针对新生儿病房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将“希望”护理模式运用于工作中和健康教育方法,并对家庭护理健康 教育要点进行了全面的讨论。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健康教育,应用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有研究表明, 健康教育对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满足家长对育儿知识的需求、提高 护理满意率、提升护士对实施健康教育方法的技巧及理论知识水有 十分重要的作用[1]。

    1 将“希望”护理模式运用于工作中

    “希望”是指在不同时期与特定目标相关联的希望。个人内在 希望水平的高低与其心理发展和健康状况显著相关。新生儿科的“希 望”护理模式存在于新生儿、家属、监护室以及健康的沟通中。将 心理支持、精神照护、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制定目标并解决问题、 控制、缓解症状并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运用于“希望”护理模式中。 新生儿科不同于普通病房,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家属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对护理工作及治疗有很大 的帮助,同时能提高家属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让健康教育的意义得 以实现。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入院时的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患儿入院时,除了向患儿家属介绍住院的环境与一些 医疗设施的使用方法,以和蔼的态度,真诚的语言,温暖的话语, 主动与患儿的家属沟通外,发放图文并茂的育儿知识,内容丰富, 通俗易懂的防病治病知识小手册或光碟。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讲解新生儿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医院优势、专科特色、病区环境、 探视制度及喂养方式。尽量满足患儿家属的需要,关怀家长的内心, 耐心倾听家长的主动诉说,获得家长的信任,减轻焦虑,使其产生 安全感[2]。

    2.2 入院后的健康教育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患病较为担心和焦虑,这时医护人员要纠正 其心理偏差,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情,对家长认真做好心理疏导,在 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让家长亲近孩子,如让家长陪同孩子做各种检 查等,增进母子或父子感情,利用各种机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 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宣教,如: 母乳喂养方法、新生儿的一般 护理、各种常见病的病因、预防处理、治疗护理知识和康复过程等, 使其了解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坚定家长对患儿治疗的信心, 利用周一到周五每天探视的时间,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 疾病知识的讲解,或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不定期地给家长集中讲 课,或与有关联的科室产科共同举办育儿技能竞赛,使家长从多种 渠道获得健康教育知识,解答家长的问题。

    2.3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家长大多缺乏幼儿喂养和营养发育的知识,因此,针对 这种情况,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管护师亲临指导示范患儿的临 床生活护理,对家长进行讲解婴儿的护理要点、医学知识教育、育 婴知识及注意事项,向家长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她们在新生儿 出院后的喂养、沐浴、眼部、臀部、脐部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对早 产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家长赠与对患儿进行相关干预 的光碟。

    2.3 家庭护理健康教育要点

    2.3.1 喂养护理指导

    鼓励母亲母乳喂养,对有需要的母亲可以教会正确的哺乳方法。 如果母亲的母乳不足,则需要采取添加奶粉,人工喂养。对吮吸力 差、吃奶少的新生儿,可以适当缩短喂奶时间、增加摄入量。教会 家属在新生儿吃奶后正确叩背、侧卧位,防止新生儿发生吐奶。平 时要多观察新生儿,如发现异常可向工作人员咨询或立即就医。

    2.3.2 保暖护理指导

    告知家属保持新生儿房间适宜的温度、湿度(室温22℃~24℃, 湿度50%~60%),4h 测量体温1次。新生儿衣物在使用前应先预 暖,穿着以手心、脚心暖和,不出汗为宜。新生儿的袜子应该反穿, 以免线头缠绕趾头。外出时做好头、耳、手的包裹,同时加强观察, 避免窒息发生。如保暖不足可增加衣物或使用热水袋保暖。使用热 水袋时应保持水温40℃~60℃,用布包好放在新生儿双足部包被的 外部,定时更换热水,保持水温,避免漏水。家里使用空调时应提 前做好空调清洗,并注意房间定时通风换气。新生儿因体温调节功 能不成熟,故禁止使用电热毯,以免造成“脱水热”。

    2.3.3 日常护理指导

    (1)沐浴护理指导

    沐浴时保持室温24℃~26℃,水温38℃~41℃,一般每日1次, 每次不超过10min。放水时先放冷水再加热水,防止烫伤。要教会家 属正确的沐浴顺序,注意保暖。对于体重小于2000g 的新生儿不宜 沐浴,只用消毒的植物油清洁皮肤皱褶处即可。告知家属注意:新 生儿吃奶后半小时不沐浴,以免吐奶;沐浴后应先运动再睡觉,以 免受凉;沐浴后不能马上喂奶,否则易发生消化不良。

    (2)五官护理指导

    对眼部有分泌物者,应先用无菌棉签擦去分泌物,再点眼药水。 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防止局部长期受压。教会家属每日用生理盐 水清洁口腔,发生鹅口疮的新生儿应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和碳酸氢 钠清洗。鼻部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3)脐部护理指导

    教会家属每日沐浴后检查脐部,用75%乙醇棉棒消毒处理, 消毒时应提起脐带残端从根部向周围旋转消毒,保持局部清洁、干 燥,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臀部护理指导

    告知家属定时更换尿不湿,注意观察大小便的次数、性质及量。 教会家属一旦发生红臀可使用紫草油、咪康唑等药物或采取暴露疗 法。

    2.3.4 防病知识指导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3 次,每次30min,通风时将 新生儿移至其他房间,避免吹风受凉。指导家属预防新生儿窒息, 学会观察新生儿面色、精神状态等。新生儿的衣服及被褥要柔软、 干燥、清洁。用具专用,食具消毒。告知家属应减少亲友探视,避 免交叉感染。接触新生儿前用肥皂洗手,教会家属“六步洗手法”。 新生儿出生后应口服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每日800U~1200U, 维生素A每日不超过10000U,应多带婴儿晒太阳。告知家属新生儿 不能盲目补钙,如需补钙应咨询儿科医生。

    4 结论

    总之,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 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以“健康为中心”,在疾病康复和功能恢复 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它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地 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把医学卫生知识教给广大患者及其家属, 树立健康观念,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微杜渐,培养患者的 保健意识,降低或减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秀霞,李佳英,徐微. 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J].中 国医院管理,2005,25( 6) :38 -39.

    [2]陈金芳,陈莉. 健康教育路径在新生儿科的应用[J].国际护 理学杂志,2008,27( 10) :1075 -1077.

    ↑上一篇: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依据
    ↓下一篇:发挥药剂师作用,防止意外妊娠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