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健康教育学》

    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对提高急性白血病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意义

    发表时间:2017-01-06  浏览次数:2469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刘波     青岛市市立医院血液科,山东 青岛 266071

    李梅     青岛市市立医院血液科,山东 青岛 266071

    秦玉静   青岛市市立医院血液科,山东 青岛 266071

    1 选择恰当人员组成QC小组

    QC小组成员由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丰富临床经验的8名护理骨干组成,其中本科学历护士2人,专科学历5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小组成立后对成员进行QC小组知识培训,小组活动遵循PDCA循环,每月召开会议2~3次。

    2 QC活动内容

    2.1 选题

    针对住院急性白血病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化疗反应严重等现状,我们确定以“提高急性白血病病人健康教育质量,降低疾病并发症”为活动课题,开展一系列工作。

    2.2 现状调查

    对2007年9月—2007年12月入住我科的30名急性白血病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情况等。结果显示,病人及家属对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52%,而对疾病健康知识的需求率为95%。经过对现状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病人急性白血病相关知识掌握率低的主要原因为:①书面材料少且不规范;②时机把握不好,病人接受方式不同;③护士观念未转变,缺乏知识技能;④检查反馈不及时。

    同时对30名病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96.6%,口腔鼻腔出血发生率50.0%,脑出血发生率3.0%,化疗性外渗率3.0%,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41.0%。

    2.3 设定目标

    将住院急性白血病病人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率由52%提高到90%,并有效降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起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病人生存期的作用。

    2.4 对策

    2.4.1 制定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

    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健康教育要分阶段。我们将疾病阶段明朗化,根据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程度分为:不知病情阶段、了解较少阶段、完全了解阶段;根据疾病治疗过程分为:化疗前、化疗期、化疗后;根据疾病治疗效果分为:未缓解、部分缓解、完全缓解、复发阶段。划分好阶段后,由组长分配组员制定相关阶段的健康教育处方,最后由组长逐一审核修改。处方内容主要包括:疾病各个阶段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化疗特点及副作用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常用检查方法及正常值,常用药物特点及副作用,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饮食要求等。

    2.4.2 把握健康教育时机

    责任护士对自己主管的病人病情要有充分的了解,迅速判断病人所处疾病阶段,了解病人白血病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选取处方发放,对文化程度低或对处方有疑问的病人要给予充分的解读,并注意健康教育效果跟踪。随着疾病的发展或转归发放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保证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获得最适合的知识。并且注重对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力争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对白血病病人的心理及遵医行为是有益的。

    2.4.3 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

    采取以发放并解读健康教育处方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健康教育模式。包括专题讲座、交谈、健康咨询、专业性资料、康复病人现身说法、心理疏导等形式。针对疾病各阶段病人个体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

    2.4.4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病房护士健康教育综合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水平的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并由资深护士及护士长进行提问考核,迅速提高其急性白血病知识水平。并通过小组会议讨论,使大家认识到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及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必须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才能满足病人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2.4.5 加强质控及效果评价

    由护士长(即小组组长)进行质控,定期检查护士宣教的落实情况、病人及陪护人员对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小组会议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健康教育处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组员培训。有好的经验大家可在会议上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护士不断学习急性白血病治疗护理新进展、新知识,并用于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使其质量不断完善。确保每一位病人及家属第一时间掌握处方知识。并将QC活动的管理制度纳入科室质量管理体系,新入科护士及时培训及考核。

    2.5 效果评价

    2008年1—10月开展QC活动期间对89例急性白血病病人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8份(99%),其中1例因转科问卷未收回。对QC活动前后病人或家属急性白血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病人及家属对急性白血病知识的掌握率由活动前52%上升到95%。同时对89例病人住院期间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下降至82.0%,口腔鼻腔出血发生率28.0%,脑出血发生率0,化疗性外渗率0,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9.5%。

    3 体会

    通过QC小组活动,探索出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的应用对提高急性白血病健康教育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①病人一次接受信息量较少易于掌握,避免了常规健康教育护士一次性将健康教育内容完全灌输给病人,而病人难以接受的弊端。②阶段性健康教育处方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健康问题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及时性,通过护士的针对性解读,在共性教育内容方面充分考虑病人的个性问题,减少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同时为了能够系统、全面地传授健康教育知识,护士必须自觉查找资料、看书、参加医生大查房及讨论等,从而丰富护士的理论知识,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③有利于出院后康复指导。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时间长,阶段性教育处方为其提供各阶段知识,有利于促进康复。

    QC 小组活动能实现全员参与管理,开发护士智力资源、发挥潜能,提高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多次小组活动中,都按QC 小组活动原则强调集思广益,集体决策,分工协作。大家学习积极性、科研能力加强,团结协作和集体凝聚力增加,提高了质量意识、问题意识和改进意识,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护士在与病人的接触中,增加了沟通时间,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病人的信任度,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上一篇:健康教育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影响
    ↓下一篇:暂无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