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卫生管理学》

    江苏省昆山地区乡镇医疗机构检验人员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1319次

      乡镇医疗机构作为三级医疗保健网络的中间环节,起着保证基层群众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和基本医疗的关键作用。临床检验与实验室诊断技术一直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本调查旨在了解昆山市所辖14所乡镇医疗机构检验人员的配置情况,为提出小康型乡镇医疗机构的检验人员配备方案,建立一支稳定且具有较高素质的乡镇医疗机构检验技术队伍提供基线数据和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昆山市全部14家镇级医疗单位,调查各单位截至2012年1月检验人员配置现状。

      1.2 方法 参照相关文献[1],根据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乡镇医疗机构实际情况自制调查问卷,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定性访谈方式,向14家镇级医疗单位发送电子版或书面版调查问卷,调查表涉及医院基本信息、科室基本信息、科室人员结构、科室设置、仪器设置和质量控制、生物安全管理等。定性访谈:深入各单位,对院领导和检验科进行专访,实地考察检验科的具体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对调查资料内容审核无误后,采用Excel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2 结  果2.1 各乡镇医疗机构检验人员构成 本次调查涉及14所乡镇医疗机构,其中,中心型6家,一般型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共涉及检验技术人员93名。在中心型医疗机构中,检验人员为60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5.56%;在一般型医疗机构中,检验人员有14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为5.47%;在社区服务中心中,有检验人员19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为4.45%。见表1。

      2.2 检验人员的年龄、性别构成情况 检验人员中,男性占41.94%,女性占58.06%,女性多于男性。35岁以下人员所占比例明显较大,占76.34%;45以上只有4人,占4.3%;35岁至45岁之间的人员只占19.36%。见表2。

      2.3 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等构成情况 昆山市乡镇医疗机构检验人员学历以大专以上为主,占93.55%,比安刚[2]报道的情况要好。中心型乡镇医院本科检验人员的比例较高,占43.33%,高于一般型乡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所乡镇医疗机构检验人员中没有高中及以下无专业学历的非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员中,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1:13:77。所有乡镇医疗机构中具有检验医师资格的只有1人。

      3 讨  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昆山地区镇级医疗单位检验人力资源配置相对较优,≥45岁人员所占比例较低,集中在25~<35岁,随着老一辈检验人员退休后,年轻人员不断从正规院校毕业进入镇级医疗单位,客观上促进了检验技术力量的提升。这与近年来政府财政支付增加,新进人员学历要求较以往有较大提高有关。但是,检验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不足之处:(1)检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和继续教育不足[3],乡镇检验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机会少,科室学习气氛不浓厚,缺乏业务钻研精神,大部分从无进修深造,技术水平亟待提高;(2)检验队伍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只有1个,中级职称偏少,初级职称比例过高,未呈现"橄榄型"人才结构,不利于队伍新老交替,可能导致工作缺乏稳定性,检验结果缺乏权威性,阻碍卫生事业的发展;(3)检验医师缺乏。现代检验医学不仅要求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而且更加强调检验与临床的结合,为临床提供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4]。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自2003年10月成立以来,检验医师的培养也走过了十年。有些地区的二、三级医院已经有检验医师参与临床查房、病例讨论、会诊和检验结果释疑等[5],但在乡镇检验人员中检验医师几乎是空白。2006年6月1日《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办法》正式执行,对实验室日常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乡镇医疗机构实验室要达到该办法提出的要求有一定难度。其中,如何提高检验技术水平,优化配置检验人力资源配置,培养检验医师是比较关键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需求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供有力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各基层检验机构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促进人员梯队建设,改善人才机构,加强中级职称队伍建设,使其成为检验的中坚力量,采取在岗培训、离岗进修、函授学习、互联网、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现有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6]。乡镇医疗机构应重视临床检验工作,不断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增加吸引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加强与上级检验机构的联系沟通,定期选派人员外出,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进修结束后,进修人员总结、反馈学习心得,在科内交流学习。另一方面,邀请上级专家或技术骨干深入基层进行学术讲座,现场指导,切实提高检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提升检验技术水平。另外,上级主管部门还可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给予远程指导,资源共享,在区域间进修学习交流,加强基层检验科间互动,进行业务竞赛,从而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和互认检验结果。近年来,随着CAP和ISO15189等临床实验室认证体系的开展与推广,实验室咨询服务的重要价值已逐步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检验与临床的结合更加被强调。这对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检验医师岗位的设立和人才培养是检验医学与发展的必然趋势[7],乡镇医疗机构(下转第868页)也要重视培养与引进人才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既需要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广大检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快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造就高素质的检验人才[8-9]。由于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涉及的方面较多,个别乡镇医疗机构配合的可能性较小,调查时间的限制等问题,本调查仅对昆山地区乡镇医疗机构检验人员现状进行分析,检验质量控制、成本核算与效率、实验室管理与安全维护等问题将会有进一步的报道。通过本次调查,基本了解了昆山地区乡镇医疗机构检验人员现状,可为小康型乡镇医疗机构的检验人员配备标准的设置提供基线数据,为财政预算提供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涂斌.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现状调查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6):524-526.

      [2]安刚.南川区乡镇卫生院临床实验室现状调查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2806.

      [3]冯志平,张梅,张宗光,等.河北省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现状分析[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9,16(1):57-58.

      [4]丛玉隆.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交流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结合[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2-5.

      [5]王建成,苏建荣.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3):1909-1910.

      [6]李彦秋,张晓虎,强胜春.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5):44-45.

      [7]章锁江,吴心平,张文萍,等.面向21世纪培养未来型高素质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12(5):15-17.

      [8]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74-80.

      [9]张玉芬.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更新医学教育观念[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2):98-99.

      (收稿日期:2014-01-02)

    ↑上一篇:医院流程化管理与基层医疗资源的高效化和公益化
    ↓下一篇:用实验室信息系统来实现ISO15189管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